驴肉汤
古语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要长寿、吃驴肉,要健康、喝驴汤。 驴肉不仅口味鲜美,肉质细嫩,而且是典型的高蛋白质低脂肪食物。另外它还含有动物胶、骨胶朊和钙、硫等成分,能为体弱、病后调养的人提供良好的营养补充。驴肉性味甘凉,有补气养血、美容养颜、滋阴壮阳、安神去烦、益脏腑等功效。对于积年劳损、久病初愈、气血亏虚、短气乏力、食欲不振者皆为补益食疗佳品。
驴肉汤 摄影:黄焱琳
驴白血 摄影:黄焱琳
师傅在切驴肉片 摄影:黄焱琳
驴白血
喝驴肉汤,除了可以放驴肉、驴板肠,驴肚等经典食材之外,还有的就是驴鞭,驴鞭又被称作“金钱肉”,是男士补身的上等佳品,其功效仅次于鹿鞭。除了这些之外最有特色且是上品中的精品的就要数“驴白血”了, 其外表温润如玉,晶莹剔透,白而细嫩,口感有如蛋清清脆爽滑。听店家讲,驴白血经驴血运用传统秘制工艺将其血蛋白提炼出来后制成,其蛋白质含量极高,营养丰富,可大补元气,养血安神,老少皆宜,食者称绝。
油饼丝、油旋儿和锅盔
老洛阳人喝汤讲究“三美”,即“瘦肉、薄饼、肥汤”,三者缺一不可。 一碗好的泡馍,除了汤好之外,肉和馍也是有很多讲究的。肉要选用精瘦肉,而且要切成大片,要切的很薄,这样才能充分的吸收汤汁的鲜味,再加上肉本身的口感,回味无穷,因此,汤馆切肉的师傅都具有很好的刀功。洛阳地处中原,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所以泡汤的饼也有很多种,其中最好吃又最具特色的要数油饼丝、油旋儿和锅盔了。饼一定用死面做成,这样泡在汤中才不会化掉,混合着汤的鲜味与饼的麦香,以及筋道的口感,那感觉别提有多带劲了。
油旋儿 摄影:黄焱琳
锅盔 摄影:黄焱琳
油饼丝 摄影:黄焱琳
熬驴肉汤
听店家讲,其熬汤所用的驴全部来自于内蒙、青海的小毛驴,煮汤之前,要将新鲜的驴骨在流动的清水种泡上许久,直到泡骨头的水完全清澈见底,才下锅熬制,一般从头天的中午就开始熬,整整熬个十多个小时,才可熬制成功,因此,熬制出的汤洁白如奶,回味甘醇。煮骨头时,锅中不能放任何佐料,否则,就会破坏了汤的灵性。
记者20年前在洛阳读初中时,曾见过不少驴肉汤馆为了展现其材料货真价实而当街杀驴,现在随着社会进步和政府的严令禁止,该现象早已经绝迹。
洛阳的“汤文化”
洛阳人喝汤每天从早上五点多就开始了,一般的高峰要在6:30-9:00左右,因此,汤馆要在三四点钟就开始准备了,将汤中要放的肉、葱花等切好,将各种各样的馍准备好,忙活到五点多种,就要开门迎客了。有的食客为了赶上喝头一碗汤,四点多钟就在外面等候,还有好多为了喝上一碗美味的驴肉汤,从洛阳的四面八方开车来到东边的陈记驴肉汤馆来喝。 而且洛阳人喝汤,从不计较环境,只讲究汤味,有时候人实在太多了,桌椅板凳不够用了,好多食客都端着碗,站在外面吃,这也是好多外地人初到洛阳时看到洛阳人端着碗在马路上吃饭的原因。不论是贩夫走卒,还是王孙公子,一个个吃的是津津有味,而且在洛阳喝汤还可以免费续汤,好多食客有时都要续上两三次。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洛阳的汤不仅是洛阳人每天必不可少的早饭,而且也成为洛阳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洛阳人喝的汤,是最富营养的早餐,即补钙,又补水,吃的不仅是美味,更是一种文化。
东关大石桥的陈记驴肉汤
要说东关大石桥的陈记驴肉汤,是洛阳汤馆中的佼佼者,历史悠久,汤味纯正,鲜美无比,不要说喝了,仅仅让你闻闻,就会谗得你馋涎欲滴,欲罢不能。汤者,精华也,做工考究,配料奇特,决非一般肉汤可比。店主陈女士告诉记者,北京卫视、河南卫视、河南日报、工人日报、台湾三立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众多媒体都曾对小店做过报道,陈记驴肉汤还被评为河南省名优小吃,被称作“河洛一绝”。
结束语
祝福洛阳人民继续享受安静平实的幸福!
来源:中国日报网络 编辑:段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