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在这里乐享家的幸福”

2014-11-03 10:22:02 来源:天津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作为一个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南开区全区老年户籍人口总数19.95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总数的23.37%;

——全区空巢老人家庭约占老年人家庭总数的41.5%,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28%……

通过这组来自南开区老龄委的最新统计数据,人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南开区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且养老工作任务相当艰巨繁重。虽然近年来南开区委、区政府加大对社会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床位,但与巨大的入住需求相比,仍然显得杯水车薪。

从去年底开始,南开区创新思路,启动了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试点工作,选择了5个社区照料中心和4个养老机构照料中心作为试点,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了“政府搭平台、专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志愿者参与、民政部门监管”的运行模式。目前已有3个试点投入运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生活有人照料,不出社区就能养老。

开展摸底调查——老年群体究竟需要哪些服务?

全区户籍人口中有近四分之一是老年人,有近八分之一是空巢、独居老人,他们究竟有着怎样的多元化需求?带着这样的问题,在社区老年日间照料试点工作启动之初,区民政局通过全区172个社区居委会,向3600名老年人发放问卷,进行了一次抽样摸底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南开区辖区内的老年群体最为需要的是配送餐、家政服务、生活必需品代购、代缴各种费用和康复护理等。调查数据为在试点工作中有针对性地推出服务项目、合理确定服务价格提供了可靠依据。

“据此,我们明确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功能定位。”南开区民政局局长姜春琦介绍说,“重点服务对象是行动不便、空巢和失独老人,服务方式主要是呼叫服务、配送餐、家政和日用品便利店等四项基本服务。”

转变管理模式——“管办分离”实现资源有效整合

南开区曾在一些社区尝试建立过老年日间照料站,主要由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负责管理。但由于社区居委会日常工作纷繁芜杂,加之部分社工在养老服务领域并不专业,总体运行效果不够理想。

为此,在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试点工作中,区民政局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制定了《老年服务设施委托休息室经营管理协议书》《老年服务设施委托便利店经营管理协议书》等文件,将过去由社区居委会对日间照料中心进行管理的传统模式,转变为在区民政局、老龄办的指导和监督下,由街道、社区居委会委托社会组织、企业或养老机构开展经营服务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确立,极大调动了各类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社区老年日间照料工作的积极性,彻底改变了以往仅靠社区居委会“单打独斗”的局面。

在已建成的试点之中,王顶堤街迎水里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就是由社会公益服务机构负责管理运营的成功典范。“我们设有老年学校、文娱活动室、配餐室、休息室等,为社区老年群体提供了日间照料服务及很多适宜的学习活动项目。”中心管理运营方——王顶堤街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会负责人介绍说,“自中心投入运营至今,我们服务的老年群体已超过800人次。”

老年群体受益——“你们就是我们的亲人!”

相对于委托社会组织经营管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那些设立在民办养老机构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不但硬件资源优势明显,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真诚的服务更让老年人找到了“家”的感觉。

家住兴南街紫光苑社区、82岁的陈玉葆老人独自居住,儿子们平时工作繁忙,难免有时候对他会照顾不周。自从南开区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试点之一的福源养老院投入运营之后,他每天一大早就步行来到中心,在这里享用一日三餐;闲暇时和60余名同样在此享受日间照料服务的老伙伴们谈天说地;困了累了就躺在日间照料中心休息室的床上小憩;甚至衣服脏了养老院的工作人员都帮他洗,让老人倍感温暖、心情愉悦。

像陈玉葆这样从南开区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受益的老人,又何止万千。随着试点工作的日臻成熟,定会有更多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在南开大地涌现,让老年群体乐享幸福晚年。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中超:国安0-0平河南建业获亚军

江西德兴市民路边种菜 绿化带成“菜园子”

边防官兵-10度赤膊进行雪浴抗寒训练

广东武警包围村庄搜捕越狱犯

精彩热图

沈阳木匠自制木质电动汽车 最高时速可达30公里

长影世纪城开放“丧尸医院”迎接万圣节

吉林省雾霾天气持续

北京:2014红牛跑酷大赛总决赛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