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津市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明年,随着地铁2、3、9号线投入运营,公共交通体系又将给市民出行带来哪些新变化?为此记者走访了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相关部门。
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将构建由轨道交通线路组成的“骨架网”、由主干道大运量公共汽车线路组成的“主体网”、由公共汽车线路与轨道交通相衔接的“喂给网”、由中心城区连接滨海新区的“延伸网”以及由中心城区连接11个新城的“辐射网”共同组成的5个层次的公共交通网络。未来5年,天津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将达到30%以上。
公交开辟15条新线 缓解多地交通不便
今年,公共交通行业大力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改善硬件设施,积极推进“交通为民、交通利民、交通便民”工程。
根据公交线网的规划,完成开辟了15条线路;延长线路6条;调整线路22条,重点解决了河北区13号大院、静海、蓟县以及中北镇、双港新居民区、宁河、汉沽等地交通不便问题。同时,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的更新改造力度继续加强,投入采用绿色环保无污染排放,低踏板一步上下新型公交车辆502部,使符合国Ш标准的运营车辆达到86%以上,基本消除了公交车冒黑烟现象。在提升路站设施建设水平方面也加大力度,补齐、新增、加固多处公交路站设施。
今年4月起,本市开始实施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的惠民政策。为提升公共交通行业智能化管理水平,本市还正式成立了公共交通调度管理服务中心。调度服务中心集行业和企业两个平台,出租汽车、公共汽车、长途客运都进入这个平台接受调度,通过GPS和GPRS先进技术,实现车辆和站场的实时监控、电话预约(96880)、求助与报警、受理咨询投诉、应急指挥调度、发布公共信息和运营数据传输等相关管理服务功能。与此同时,今年10月还全面组织开展了车载终端机的安装和驾驶员培训工作,预计年底前可安装车载终端机400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