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宇恒队主帅李毅去年走进校园给学生上足球课。 晶报记者成江/摄
已有足球布点学校120所
采访中记者获悉,从2011年起,深圳市教育局开展了素质教育体育特色学校创建,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对体育特色学校以经费支持和包括足球项目重点投入,在此基础上,积极创建足球特色学校,截至2014年,全市校园足球布点学校已达120所。
此外,从2009年9月至2014年9月,经过5年发展,深圳校园足球活动氛围日渐浓厚,比赛组别由2个增加为7个;队伍由46支增加为180支;注册参赛球员由600人增加为2850人,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等超过6万人。去年,翠园中学成立广东省首家中学足球俱乐部,该校学生段刘愚更是以国少队主力前锋的身份获得了山东鲁能俱乐部的职业合同,成为中国“从校园走向职业俱乐部”的第一人。
“翠园经验、段刘愚现象并非孤例!深圳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校园足球校本课程。”该负责人举例说,罗湖区锦田小学足球队是深圳市小学足球传统劲旅,在刚刚过去的寒假,学校还有五位孩子受到西甲豪门马德里竞技邀请与其少年队进行友谊赛。锦田学校校长薛端斌告诉记者,足球是锦田小学的校本课程之一,学校专门针对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编写了不同的足球教材。在此基础上,该校社团活动中还设置了低、中、高三个梯度的足球班,2013年,该校足球队成为罗湖区七战七胜的足球冠军。从“看”到“被看”,在锦田小学的绿茵场上,每天都有足球爱好者快乐奔跑的身影,附近居民更是深受感染,每逢周末,“亲子足球乐”就成了校园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