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袁机美术馆落户罗湖村 展示深圳本土国画大师艺术人生

2015-01-28 14:01:12 来源:深圳商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深圳本土的隐士画家

作为深圳本土走出的岭南画派画家,袁机的名字在十年之前尚不为深圳人所知。对他的发掘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文化发现之旅。当年发现袁机的记者陈冰在美术馆开幕式上深情讲述了当年的这段传奇经历。

故事还要追溯到1994年5月的一个深夜。现任深圳报业集团社长陈寅读了赵鑫珊发表在《文汇报》上的《袁机现象》,文中提到,“深圳宝安人”袁机先生在20多岁即已成名,曾获得美展一等奖,却因不事张扬的性格而被尘世埋没。读罢全文,陈寅深感媒体有责任找到袁机先生,让人们认识他,感知深圳的文化底蕴。由于各种原因,这一打听就是十年。2004年3月1日,陈寅和同事陈冰等几名记者几经周折,好不容易才拜访到了袁机,老先生的高风亮节和平易近人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随后几日,报纸陆续推出《国画大师,大隐于市》、《寻找袁机》、《被遗忘的艺术大师》多篇报道,这位艺术造诣深厚、早早成名却又淡泊名利的国画界的“野山参”,在阔别多年后终于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关于袁机的报道刊出当天,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特意看望了袁机先生。

据了解,袁机先生1920年出生在有600多年历史的深圳罗湖村,是地道的罗湖人。他幼年失怙,经历坎坷,勤勉好学,早年曾求学于香港万国艺术专科学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等,专攻西洋画,后转攻中国绘画,兼及书法、篆刻。先后就职于上海大新公司、上海群众艺术馆和上海图书馆,上世纪80年代初退休后,他从上海返回生他育他的罗湖村,继续自己的艺术追求。他为人低调谦和,虽成名很早,却始终不求闻达。上世纪40年代中,袁机的画作《万众一心》即被《中国美术年鉴》收录,时年27岁。1980年,他的作品《竹鸟图》在第五届全国美展中荣获一等奖,与李苦禅、关山月、唐云、陆俨少、周思聪、吴作人等名家作品一起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3年,他被收入《世界当代书画名家大辞典》并被提名为“世界书画名人”,海外人士称他为“中国现代美术家之秀”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文汇报》等主流媒体均有报道。2010年,袁机应邀出任中国名家书画院理事并荣获“首届中国名家世博艺术杰出成就奖”和 “世博艺术杰出成就人物”等称号。

罗湖村的村民告诉记者,袁老一生淡泊名利。生前深居简出,生活十分简朴。这些年来,他的生活来源主要靠微薄的退休金和村里给的生活金,他的画室也是村里免费提供的,所以有时连买件新衣服老人家都得掂量一番。然而,即便如此,袁老却从未出售过自己的艺术作品。一位新加坡商人曾出价23万元收购他的获奖作品《竹鸟图》,但被他婉拒。袁老说:“我的画不是商品,所以不能卖!”但他却常常把自己的画作赠送给身边的人,此次展览中有10幅作品就是从袁机先生亲友家中借展而来。他对艺术的执著也令人印象深刻,学生红戈在回忆文章中说,“老师习惯站着作画,一气呵成。往往夜深人静时开笔,到天光大亮时浑然不知……”(深圳商报记者梁瑛/文 韩墨/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萧蔷走红毯秀傲人上围

听见黑白的颜色

陕西现奇葩“天桥” 跨6楼顶穿8楼墙

用3D打印机打印一个女朋友

精彩热图

山东青岛:动物也吃腊八粥

人像摄影:步入现实的“幽灵公主”

张歆艺如花妆附体 无节操刷屏吓坏网友

刘涛晒京剧扮相 穿粉色戏服妩媚动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