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帮带的团伙
“你们什么时候放我出去?我什么都没做!”面对审讯的民警,团伙里的几个人一口咬定自己无辜。接触几次后,审讯民警发现这些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真的不好对付,他们好像事先约定好的,全都不承认自己曾经盗窃,而且对法律法规相当熟悉,这让审讯变得异常困难。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团伙内一个隐形成员权哥的自首,给审讯工作带来了转机。原来,根据贤东村出租屋登记的电话号码,办案民警找到横岗某发廊员工权哥,但就在阿峰他们被抓的那天,权哥就再也没去过发廊,手机也关机了。办案民警没有气馁,转而走访权哥身边的亲戚朋友,通过他们做通了权哥的思想工作。几天后,权哥终于来到公安机关自首。权哥的到案,让案件得到了重新还原。原来,张三江(江哥)指使在发廊工作的权哥,以“赵海”的假身份租赁了横岗贤东村一个出租房作为他们的落脚点,然后开车带领团伙成员寻觅高档小区作案,而且天天如此,从不落空。眼见纸包不住火,阿峰、力仔和伟仔等人开始陆续交待犯罪事实,最后供出了之前的“大哥”张三江。
在抓获这个盗窃团伙之后,广州、佛山、河源、江门等公安机关先后与深圳专案组取得联系,办案民警发现这个团伙成员远不止6人,他们以大带小,老带新的方式共发展了14名团伙成员,并分成几个小组,组员时分时合,长期在珠三角城市流窜作案。经过一个月的调查取证,深圳专案组将5名嫌疑人依法批捕,15岁的阿峰因涉嫌佛山几宗盗窃案被佛山警方送到少年管教所。
案子破了,可刘坤龙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和同事去了下阿峰的老家——英德东华镇了解到一些情况。原来阿峰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每天无所事事混日子,很快和社会上的问题少年纠集在一起惹是生非。阿峰的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根本管不了阿峰。看到深圳的警察来家访,两位老人握着刘坤龙的手说:“对不起大家了,可我们实在说不听他,如果政府能把这孩子管教好,那我们也就安心了,对不起了!”
回深圳的路上,刘坤龙一直没有说话,他在沉思,像阿峰这样原本应该在学校读书的问题少年,因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管理的缺失,正在走上一条畸形的犯罪道路。如果只靠冰冷的手铐,他们的青春根本无法救赎,只用法律的惩罚,也无法帮他们挺直了长高长大,如果没有完善的社会监管和矫治体系,阿峰的明天又会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