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公示的《太原市中心城区抗震防灾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方案》显示,到2015年底前,我市要再建抗震防灾应急避难场所556个,确保人均有效避难场所超过3平方米。
目前,我市共有应急避难场所440个,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仅为2.19平方米。为改善这种现状,我市专门制定了这个专项规划,规划实施时间分为两段,近期至2015年,远期是2016年至2020年。按照上述规划,我市拟在2015年之前再新建应急避难场所556个,届时,全市共有避难场所996个,使人均有效避难场所达到3.07平方米。2020年之前,全市应急避难场所的总量要达到1133个,人均避难面积要达到4.66平方米。根据需要,避难场所的配套设施主要包括通信设施、能源与照明设施、生活用水储备设施、临时厕所、垃圾存放设施、仓库等。而避难疏散通道要分为救灾干道、疏散主干道和次干道三类。其中,救灾干道要保证有效宽度不低于15米,入口不少于8个。疏散主干道宽度要不低于7米,并与外围道路形成网络连接,提升道路分流能力。(记者郜蓉)
来源:太原晚报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