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被绿尽染
--生态和谐理念融入建设始终
当诸多城市直到陷入危机四伏,才从建设的冲动与忙碌中重新审视"城市-人-环境"的关系时,朔城区的城市建设从一开始就充分融入了生态和谐的理念。
从城区西行10公里,是已经铺展开20万亩的西山森林公园,在这里,记者仿佛身处绿色的海洋,很难想像四五年前这儿还是一片荒沙地;向东不远的金沙植物园,一辆辆工程车正在抓紧施工,这里将成为全省规模最大、植物群落最丰富的城郊公园;"有水则灵",在城南,恢河新型湿地公园正在建设,朔城区变得更加灵动。
除了这泼墨般的大片绿色,在朔城区的街头巷尾,点滴的绿色也随处可见,每走十来分钟,就有一个绿色的小游园。
这些小游园可来之不易。
朔城区交警大队原来的办公地点属于黄金地段,单位迁移时,以1560万元卖给了开发商。为了把这块地改造成小游园,政府以同等价位给开发商置换了另一块地皮。1560万元,只为了多一个8亩的小游园。
近年来,朔城区先后投资2亿多元,新建了10个城市广场和街心公园,增加绿地面积3.6万平方米。
为了让城市变得更清洁,区内的污染企业全部搬迁出城,入驻专门规划的富甲工业园区,这里将是未来现代化节能环保企业的孵化地。
城市变美了,城市的管理水平、居民的人文素质也都在提升。
城市建设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市容市貌管理局局长王大海因此被人们称作"管家"。为此,他的属下得在深更半夜去更换坏了的路灯;得时刻清扫道路上的垃圾;得到全国各地去寻找适合当地种植的树种……
其实,王大海只是众多城市管理者中的一员。在朔城区,来之不易的城市环境总是牵动着众人的心。
大风折断了城里大树的树枝,会有人心疼地通知相关部门;哪个商铺损坏了门前的树木,会有人赶紧报告;甚至一辆重型卡车轮胎上的泥压了一路,也会有人感叹,这些土够10个环卫工人扫一早晨的。
如今,城西绿树成阴,城南碧水环绕,甚至在楼宇间都充满着田园牧歌式的曲调和色彩,全区林草覆盖率达到45%,人均绿地面积达10.6平方米,居全国领先水平。朔城区已被绿尽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