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照片,太原,2011年3月28日
应县木塔局部(2008年9月8日摄)。
位于山西北部的佛宫室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是当今世界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楼阁式佛塔。记者28日从当地文物部门获悉,应县木塔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各项申报工作已全面展开。 新华社记者燕雁摄
山西应县木塔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新华社记者王飞航
山西北部的佛宫室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是当今世界罕见古老木结构楼阁式佛塔。记者从当地文物部门获悉,该木塔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申报
应县文物局局长赵畅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文物部门在联络文物专家,组建世界遗产申报专家组,并编制释迦塔规划、申遗文本等;申报资料预计于今年上半年完成,并上交山西省文物局审核。
“应县木塔已经渐入老年,它‘骨病’严重!申请世界遗产,对于千年木塔保护是一个促进。”山西应县木塔文物管理所所长马玉江说。
考察
2010年11月,朔州市政府邀请美国规划协会专家组一行8人对释迦塔进行实地考察。国际遗产理事会美国分会理事、规划师JeffreySoule表示,应县木塔在建筑技艺和建筑历史上具有惟一性、独特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在文化上具有传承性,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
应县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早,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早,它们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
应县木塔高67.31米,相当于现在20层楼的高度,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塔最令人称奇的是其设计的精巧。在游览木塔时可以看到,全塔上下除了砖石塔基和铁制塔刹外,整体架构所用全为木材,没有用一根铁钉,数以万计的构件全靠卯榫互相咬合而固定。
现状
应县木塔建成后历经9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多次地震、战火影响,塔身变形及结构损坏日益严重。
马玉江告诉记者,目前木塔的下层残损程度比上层严重,例如木塔的第二层是主要荷重部分,但这一层结构变形、构件残损最严重;二层的平座部分柱子有32根,重度残损的达30根,中度残损的2根。正因如此,近些年来,木塔二层以上不再向游客开放。
“木塔应用了54种斗拱结构,落架大修难度比较大,目前还没有哪一种维修方案是完全可靠安全的,因而,我们现在加强保护措施,尽量延长木塔的寿命。”马玉江说。
目前,山西省共有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佛教建筑群3处“世界文化遗产”。(新华社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