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的很多地方,棚户区改造都被作为推进保障性住房政策的一个重要载体。一方面,为完成中央下达的任务,地方更倾向于建经适房和棚户区拆迁安置房;另一方面,也需要棚户区改造项目中产生的土地收益以及商品房开发收益反哺保障房建设。例如在全国仅有的两个保障房开工率超过100%的省份陕西和辽宁,相当一部分为拆迁安置房和棚户区改造房。
哈尔滨也不例外。
“过去是开发商主导,但挣钱的、好拆的开发商都已经拆完了,剩下的都是骨头了,开发商主导现在也进行不下去了,必须转为政府主导。”
而且,从过去的经验上看,开发商主导也有很多弊端。
“第一个普遍的弊端是为了出效益,见缝插针地建得太密了,造成了城市规划的破坏。第二个弊端是,本来政府与开发商约定这一片全归他干,但开发商自己分成了一期二期,甚至三期,本来政府算账的时候是肥瘦搭配的,但他把肥的吃完了,把瘦的丢下跑了,完全是商业驱动,这样的不少,政府谈完找不着主儿。第三个弊端是,开发商能力不足,导致的一些缺陷,例如老百姓入住了,但未交配套费,房产证办不了,没交电费,电也送不上,现在好多老百姓上访,都是这方面的事儿。”
这些年,政府一直在收拾这样一些烂摊子。
老盖回到了哈尔滨以后,也开始依法从一些开发商手里收回土地。收回的原因很多,有的违背合同、有的长时间不干、有的是占着土地不交钱。其中不乏房地产巨头。
位于黄金地段的爱建社区就因为开发商拖欠政府土地出让金、税金等原因,并拖欠多年,政府按有关土地政策将该宗土地收回9.38万平方米,土地价值20亿元,全部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收回来的时候不少开发商有意见,但有意见也要收回。因为这一片原来就是中心棚户区群众的地方,太偏的地方他们不愿去,只能在这里拿地给他们。”老盖说。
截断了别人的财路,阻力当然是很大的。身边的人为他捏一把冷汗,毕竟,这些开发商中,“有人是可以通天的”。
“但也得这么挺着。整天你好我好的,也能混,但这个城市就这样被混完了。你要想把这个城市抓好,没有别的路可走,要是想干还怕得罪人,你肯定干不了!或者干,或者不干,你只能认一头,我选择了认老百姓这头,就只能这么依法办了,你拿谁压我也不管。”
老盖坚持,现在搞棚户改造,搞保障房建设,必须是政府主导。保障房是保障房,商品房是商品房,保障房必须比商品房先盖好。“这是强令,至少得把保障房盖完了以后,才能卖商品房!这一切都可以由政府来控制,避免像以前那样留下那么多乱象,城市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密密麻麻地全建了房子。”
为此,他们专门成立了一些国有独资公司直接介入大型棚改项目,如好民居责任有限公司、哈西投资建设责任有限公司等。由政府的公司或政府直接操盘的保障房,以政府贷款或是以政府的平台调集资金。同时也争取公积金,再加上政府通过土地出让拿出一块资金来启动。
当然,政府的账要算得非常清。
“哪部分挣钱,哪部分不挣钱都要算清楚,然后政府再割肥补瘦,进行权衡效益,形成综合平衡计划。如果单凭开发商来评估效益就比较麻烦,效益很难算得很细。”很多细账,主管城建的副市长魏伟必须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