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老百姓都在外面等着呢,老盖很着急。”哈尔滨副市长魏伟对《中国经济周刊》解释。
被批评的房产局长是季卫国,现在是哈尔滨市政府的副秘书长。在老盖的“死命令”之下,季卫国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群力西区的民生尚都一期,2010年4月1日开工,当年的11月13日入住,60万平方米出来了,就是我干出来的。”季卫国熬过了最艰难的一段,现在颇感自豪,他说,“老盖批评我最多,那可不是一般的批评,丝毫不留情面,但我仍然很佩服他,仍然说他好。”如果不是老盖,他没有想过自己能干成这样。他佩服老盖身上的那份魄力,还有真为老百姓干实事的那股劲儿。
哈尔滨的“十二五”规划,设立了三大刚性指标,旨在解决三大问题:一是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问题;二是解决困难群体和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三是社会公共服务上水平的问题。
“全都是实的。”哈尔滨市官员感叹。因其务实、能干并且能为老百姓谋福利,老盖在哈尔滨深得人心,从官场到民间无不如此。
保障房是其中的刚性指标之一。关于保障房,盖如垠定下了如下规矩:一是不准改变保障房的性质,必须是政府直接干,而且是真干;二是绝不允许造假,不允许出现质量问题,谁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就是犯政治错误;三是政府准备赔100个亿。
老盖在认真考虑之后,将住房问题分成了四类:第一种房就是困难群体的房子,靠市场永远解决不了,必须政府解决,而且是赔钱解决,这是政府的责任,不要推给别人。第二种房是工薪阶层的住房问题,现在国家还没有政策,这部分人只能在市场上买房,但不管上面有没有政策,他准备探索这方面的经验,由政府主导,微利解决这部分人的住房。第三类是新毕业的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通过公租房解决,这也得靠政府。唯一不需要靠政府的是第四类商品房,他的意思是:放开,谁有钱谁买。你有钱,想住别墅也没关系!
“正是因为有富人需要商品房,我才有高税收,要不我哪有钱赔呀?高税收补给穷人,这社会就公平了。”他大体算了一下,“十二五”期间要解决保障房问题,政府大概得赔100个亿。“这还不算免交土地出让金、免交配套费以及公益设施的投入。”
但1953年出生的盖如垠今年已经58岁,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是,两年以后他或许就要离开目前的岗位。现有的政策能否持续是个问题,毕竟,100个亿对于一个欠发达的城市不是小数。
政府的算盘
为什么要赔100亿这么多?“现在剩下的都是骨头了,因为建设密度太大,有的棚户区拆完后已经不能再建房子,只能用来恢复绿地或建设公益设施,这就只能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