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社会
记者体验京藏高速:堵车现象基本消失 命名仍未规范
2011-08-02 13:15:45      来源:人民网

打印文章

记者体验京藏高速:堵车现象基本消失 命名仍未规范

丹拉高速是京藏高速部分在河北路段的旧名,按照国家规定2010年7月后都应统一规范为京藏高速。

旧名沿用 绕行十余公里

由于记者一路了解到呼和浩特到张家口的情况也比较良好,于是决定就以张家口为本次采访的终点。

时至正午,记者一行驶出京藏高速,经过纬三路收费站到张家口市区用午餐。餐毕,准备原路返回,但在刚通过张家口纬三路收费站驶入高速公路引道时,记者面前就出现了一个分叉路,从路牌的指引上看,向左是开往承德,向右则是指向“丹拉高速”。

我们的司机虽有20余年的驾龄,但由于是第一次来张家口,面对这样的路标也是一脸茫然:承德显然不是记者此行的目的地,而“丹拉高速”从未行经过,且这个名称没有被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

京藏高速哪里去了?这让记者一行足足困惑了5分多钟。

最终,大家拼凑出的记忆是:我们是从指向承德的这条道路进入张家口的。于是决定原路返回。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沿途完全陌生的环境,让记者感觉到离京藏高速越来越远。

果然,在驶出将近7公里后的五一路收费站,记者从工作人员处打听到,丹拉高速其实就是京藏高速。于是记者只好掉头反向而行。

在驶回京藏高速的近20公里的路程中,记者观察到,除了一个路标在丹拉高速下方标示了京藏高速以外,其余路标只写有丹拉高速。

资料显示,类似记者遭遇的“一路多名”现象的出现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早期,命名一般由各省根据项目建设路线走向的起终点地名确定。如目前的京藏高速公路(G6),在北京被命名为八达岭高速、京昌高速,在河北则被称为京张高速、丹拉高速,而到了内蒙古,它又有呼集高速、呼包高速等名字。这种“一路多名”的命名方式,给跨区域出行的人们带来极大不便。

2004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确定我国的高速公路网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为“7918网”。同时,为克服“一路多名”带来的弊端,我国在2007年制定发布了《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和编号规则》,从当年7月开始在全国组织开展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和编号实施工作,并计划在2010年7月底前完成。

但从目前记者体验的情况看,这项工作的进行并不彻底。据记者了解,类似情况在其他个别地区仍然存在。而除了交通管理部门以外,记者发现,包括百度、谷歌等公司在内,其提供的电子地图服务,也存在沿用旧名称的现象。

来源:人民网  编辑:段若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红十字会称对质疑很痛心 将力求每笔捐款可查
住建部要求各省自我排查二三线“限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