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社会
如何遏制"毒星"之祸 娱乐圈演艺明星涉毒现象透视
2011-06-27 08:47:41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国际禁毒日)如何遏制“毒星”之祸——娱乐圈演艺明星涉毒现象透视

如何遏制

资料图:网络上关于明星涉毒的帖子(6月25日摄)。随着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来临,关于禁毒的讨论近期在网上持续升温。明星涉毒、新型毒品和戒毒康复,成为网民热议的三大“禁毒话题”。作为公众人物的明星涉毒接连曝光,令网友大感失望和痛心;新型毒品加速蔓延,同时吸食人员低龄化,令网友深感忧虑;如何戒除毒瘾仍是世界性难题,在强制戒毒之外,社区戒毒康复不可或缺,网民呼吁社会各界应对戒毒人员给予更多人情关怀。新华社记者秦晴摄

孙兴、莫少聪、满文军、含笑、谢东……近年来,一些演艺明星因曝出涉毒新闻,成为饱受诟病的“毒星”。

今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青少年与合成毒品”。许多演艺明星是青少年的偶像,因此明星与吸毒屡屡联系起来,让人在痛心之余感到震惊。警方资料显示,当前青少年吸毒中,“效仿明星”成为一个重要原因。

为什么娱乐圈会“毒星”频现?怎样才能遏制毒品对娱乐文化的侵蚀?如何加强对娱乐圈“毒祸”的监管?这些,都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明星“涉毒”多为合成毒品

“自己只是找个‘乐子’,不会成瘾,也不构成犯罪。”这是警方资料中,不少“毒星”对自己吸毒的看法。明星所吸的毒品,冰毒、摇头丸、K粉、“开心水”等占了绝大多数,这些都属于合成毒品。

国家禁毒委发布的2011中国禁毒报告中指出:“合成毒品”的某些药理特性(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等),很容易被年轻人和高工作强度的人接受,认为使用合成毒品是增强个人表现的一种时髦生活方式,进而继续使用逐渐发展到成瘾。

合成毒品不同于传统毒品的成瘾性特征,易被群体性使用和娱乐性使用,这些特点使合成毒品危害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在娱乐场所使用K粉、摇头丸的年轻人,往往认为这些毒品的成瘾性较低。”北京大学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鲍彦平说,“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合成毒品会导致很强的精神依赖。”

明星涉毒屡屡曝光,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一些人认为某些明星、名人也使用合成毒品,合成毒品的使用是休闲娱乐活动的正常组成部分,从而盲目尝试合成毒品。专家指出,“名人吸毒会给青少年传递一种错误的信息,甚至破坏了政府部门为减少和预防吸毒做出的努力。如果明星们也抵御不了毒品的诱惑,而且可以一边吸毒一边继续活跃在银幕或舞台上,这让青少年无法相信政府和医生提出的‘毒品有害’的警告。”

近年来,我国合成毒品问题日益严重,滥用人群迅速增加。国家禁毒委统计显示,每年新发现滥用合成毒品人员均在10万人以上。除了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和娱乐服务场所从业人员外,还涉及演艺界、公司管理人员、公务员和学生等。合成毒品危害的最主要人群是青少年。目前合成毒品滥用低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广东部分地方查处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中,80%的案件是因吸毒诱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广播网等主要网站纷纷开设专题网页,举办系列活动,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和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网民积极响应,踊跃跟帖表达对党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感悟之怀。网上舆论呈现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整体态势。>> 详细
点击排行
  人民日报:中国为什么组建网络蓝军
个税法修正案今起继续审议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