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图为近期长海医院外黑车招揽生意。来源:监控画面截图
【新民网·独家报道】记者今天(10月29日)下午从市政协年末委员视察“本市整治非法客运情况”专题活动上获悉,由于违法成本提高,目前在本市从事非法客运的人员已经出现了分化,部分“黑车”司机开始弃暗投明。
两个月查扣“黑车”驾驶证823件
今年,整治非法客运被列为上海城市综合管理课题,市人大更出台相关法规,在市联席办的统筹协调下,交通、公安等部门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8月1日新法实施后,整治力度再一步提升。
据市交通执法总队副总队长刘厚权介绍,仅在8月1日至9月30日,交通执法部门共查处各类非法客运案件1488件,其中,“四轮机动车”非法客运案件1338件,查获克隆出租车150辆,另有823件“黑车”司机的驾驶证被公安交警处暂扣3个月。金山区一男子第二次被查获从事非法客运,车辆被依法予以没收。
此外,针对两轮、三轮等“五类车”从事非法客运,公安部门已暂扣车辆2.9万余辆,行政拘留违法当事人923名,刑事拘留4人。
记者获悉,由于违法成本提高,一部分有正当职业,业余从事非法客运人员放弃了开“黑车”,另有部分非法客运驾驶员开始寻求正当职业,包括从事合法出租车经营。如在奉贤区,60余名原本受利益驱使专开“黑车”的出租车司机,目前正向当地出租车公司报名重返工作岗位。
开“黑车”将影响居住证积分
然而,在持续的严厉打击下,仍有部分职业“黑车”司机顶风作案,继续从事非法客运,且警惕性明显增加。另有部分“黑车”暂时停止经营,揣摩执法监管态势。与此同时,由于整治力量尚无法覆盖全市各重点区域的所有时段,部分远郊区县非重点时段仍存在非法客运现象,现场暴力抗法和事后闹访日益增多。
对此,市交通委副主任杨小溪表示,有关部门将继续围绕全市114个重点区域开展不间断整治,同时健全完善“黑车”驾驶员“黑名单”制度,推动将“黑车”驾驶员信息与个人信用系统、居住证积分扣减审核等公共服务相挂钩,进一步增加违法成本。
杨小溪同时表示,围绕大型居住区及新村小区,以及新建轨道交通线路和公交枢纽等,构建“最后一公里”公交线路网络,尝试各区自主采用新能源小型巴士打造连接居民区、学校、社区服务中心、医院、大型商场设施等客流集散点环形交通网络,并通过投放出租车,适度缓解打车难。(新民网记者沈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