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东地区>上海>上海新闻
港大在沪面试偏爱“能说”之才
2011-06-27 14:03:21      来源:东方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本周末,为期四天的香港大学2011年入学面试在港大上海办事处启动,来自上海、安徽、湖北、山西、陕西等地的入围考生将分批参加面试。

小组讨论面试官保持沉默

港大在沪面试为7人一组,每组由2位港大老师担任面试官,面试环节采用全英文交流。考生进入考场后,先逐个进行自我介绍,再根据面试官给出的话题进行20分钟的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期间,面试官将全程保持沉默,静观考生发挥,不插一句话。

与往年的风格类似,今年港大的面试题仍注重灵活性,关注时事热点。“如果你是胡锦涛主席,你会为中国发展经济提出什么措施”、“人口过多的优势和劣势分别在哪里”,这是今天下午第一、两组面试的考题。多数考生向东方网记者反映,这样的考题与事先的预计相差较大。“我原本以为会问些关于中学生活的话题。”来自安徽的考生任茜茜说,虽然有点出乎意料,但这样的讨论题还是让大家都有话可说,讨论氛围比较热烈。

东方网记者了解到,在讨论题为“为中国经济提措施”的一组里,考生们提出了很多有一定建设性的建议,如发展新能源,制定符合经济规律、能刺激发展的政策,加大教育投入、留住人才等。在“人口过多的利弊”一组,考生们也发言踊跃,谈到了劳动力富足、资源难以为继、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等多个方面。

擅于“说”的考生脱颖而出

走出考场,来自安徽的考生尹昊琰有点郁闷。“我感觉发挥得不好。”小尹苦笑着告诉东方网记者。他说,虽然全英文的面试并不算难,可小组讨论的形式却是平时在学校很少遇到的,自己显然缺乏锻炼。“我们那组讨论时,明显有几个人说得多些,其他的说得少。我就属于没怎么说话的,估计没戏了。”小尹总结道,港大面试应该会偏爱关注时事、有独特观点、善于与人合作、具备良好表达能力的学生。

在第一轮面试后,每一组的7名考生中有3名将被“点名”进入下一个一对一面试的环节,来自湖北的马颖就是其中之一。她说,自己所在组的3名“二面”考生,都是在小组讨论中发言踊跃,能融入谈话中的。

在“二面”中,面试官问的问题就比较“私人化”了。考生遇到的问题有“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你为什么报考港大的某个专业”、“你的兴趣爱好为什么与专业不一致”等。

港大今年在内地录取率约为35:1

东方网记者从港大方面获悉,今年该校招收约300名内地生,收到10362份入学申请,较去年增加1300多份,升幅达14.8%。也就是说,35名递交入学申请的学生中,仅1人将最终被录取。

地区方面,来自广东、北京、上海等地的申请人都超过了1000人。其他地区的申请也有明显增加,其中江西省报名人数增加了一倍,而部分内陆省区,如山西省、河南省、四川省及安徽省的报名人数增幅也超过了六成。另外,今年首次开放招生的六个省区(内蒙古、青海、宁夏、甘肃、新疆及西藏)的报名总人数也超过了165人。

据悉,港大最受欢迎科目为经济、金融、工程、会计,其次是理学士及建筑课程。该校从6月下旬开始派出60多名教授及工作人员,到全国10个城市,面试已通过初审的申请者。

来源:东方网 编辑:吴妮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广播网等主要网站纷纷开设专题网页,举办系列活动,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和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网民积极响应,踊跃跟帖表达对党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感悟之怀。网上舆论呈现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整体态势。>> 详细
点击排行
  全面部署 多措并举 加强高校招生录取管理
人民日报:中国为什么组建网络蓝军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