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踏青、除尘的好时节,同时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祭祖,寄托哀思,总有祭奠的形式。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殡仪馆大力推广用鲜花替代烧纸祭奠故人,逐步成为当地祭奠新时尚。
过去一到祭奠的日子,整个的空气中四处飘散着烧纸的味道,尤其是墓区周边,烟雾缭绕,纸灰乱飞,夜幕下一堆堆燃烧的火苗分外的醒目。次日整个墓地祭奠区到处是焚烧过的纸灰和供品,有的甚至跑到绿化带祭奠,部分植被都烧毁,存在严重安全的隐患。满目的疮痍与烧毁的树木,仿佛是我们殡葬职工脸上的一道道“灰痕”。
自2005年开始,齐河县殡仪馆每年都向全社会发出了“倡导绿色殡葬、实行文明祭奠”的倡议。首先是通过广播、电视、漫画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报板、宣传栏等多种有效形式,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践行“厚养薄葬”的时代理念,坚决抵制丧葬活动的大操大办和铺张浪费,坚决革除“生前不孝、死后乱叫”的社会陋习,努力营造推行绿色、文明殡葬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向学校、社会发放倡议书,倡导全社会都来崇尚科学、与时俱进、移风易俗、摒弃丧葬陋习,用更加健康、文明、绿色的方式来表达对逝者的追思,例如:鲜花祭奠、家庭追思会、网络寄语等。三是在墓区祭奠日实行“鲜花换烧纸”,公墓自费购买近千枝菊花来换取祭奠群众手里的一摞摞烧纸。四是提出“错时祭奠、平安清明”。自从清明节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后,祭奠日更容易出现短时间内的车流和人流的高度拥堵,我们积极与公安、交警、消防部门配合,设置应急预案,疏导交通、防止火灾,杜绝一切不安全因素。
最初,我们做的这些,得到的往往是祭奠群众的不理解,甚至有群众抱怨说:“烧纸祭奠亲人是几千年的习俗,你们管得着吗?我们不烧纸钱,老人要是没钱花了不得托梦找我们要啊。”听着群众的话,我们也是哭笑不得,但我们依然还是耐心的解释,苦口婆心后他们用手中的烧纸换取了几枝菊花。经过这几年不断的改革,齐河县殡仪馆实行个性化、人性化、亲情化服务,倡移风易俗、立文明新风。我们用耐心换来群众的理解,用行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如今每逢祭奠日,墓区的周边飘荡的不再是刺鼻的烟灰味道,而是弥漫着淡淡的花香,第二天的清晨远远望去,看到的也不再是四散的纸灰,而是郁郁葱葱的绿化带中不时的展露出的花朵。
(倪良利 杨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