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游有碧被送到医院接受治疗。“太婆生还真的是一个奇迹,被救上来时,生命体征十分稳定,脚部由于长期泡在泥水里,出现了浮肿,面部和手掌有一些挫伤,但总体除了虚弱之外,连一个小感冒都没有患上,在经过了7天住院观察后,太婆就出院了。”参与营救的堰塘乡卫生所医护人员张在秀和张传泉告诉成都商报记者。
奇迹背后
78岁太婆如何能挺过七天七夜
太婆身体好 求生意识很强
据达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郑涛介绍,在没有水源、食物的情况下,正常人的生存极限在3到7天左右,当然身体好、求生意识强的人,可能坚持的时间更长。如果是在有水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人的生存极限可达一个月,甚至更长。
“这名70多岁的老太能坚持这么多天,水起了关键作用。”郑涛分析,老人靠喝岩壁上的水,确实能起到维系生命的作用。“年轻人坚持下来可能更容易,但是老人的年龄大,能够坚持一周,也算是一个奇迹。”郑涛说,人的生存极限和身体素质和人的意志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是一个人感到极度害怕和恐惧,会加速自身能量的消耗,生命极限也会缩短。“从老人的情况来看,老人的身体条件较好,求生的意识也比较强,所以存活了下来。”
溶洞含氧量高 还有下渗的水滴
据万源市国土局相关科室工作人员介绍,万源市堰塘乡范围附近属于喀斯特地貌,“天孔”其实是溶洞的一种,当地的溶洞洞口一般都不大,当地村民们将其称为“天孔”,这种溶洞一般情况下在地表以下呈漏斗状或倒漏斗状,而游有碧在滑入溶洞的过程中,没有一次性摔到底,中途正是卡在了“漏斗”的底部,然后再次滑落,这也让她没有受到太大的伤。
另外,工作人员介绍,若是在普通的地底洞穴中,氧含量一般都很低,不足以维持人类对于氧气的需求,但溶洞中,四通八达,含氧量比较高,所以才能维持游老太七天七夜的氧气需求。
还有就是喀斯特地貌里,地表水会沿着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所以游有碧老太在20米深的地下可以用舌头舔到渗下来的水滴,得到了水分的补充。
太婆自述
脚陷烂泥 靠洞壁站立7天
饿了渴了 就舔石壁上的水
昨日,游有碧向成都商报记者讲述了她在“天孔”中奇迹生存七天七夜的经历,她的精神很好,完全不像是一位刚经历大劫的老太太。
去年11月27日晚上,她在经过离家约15米远的一片竹林时,脚下一滑,感觉坠入一个深洞内,一阵头晕目眩之后,她昏迷了过去。时间不知过去了多久,当她醒来后,发现自己被卡在了一个洞内,脚下的泥土踩起来有些松动,她大声呼救无人应答,挣扎着想向上爬,但洞壁上全是松软的泥土,一使劲,泥土便往下滑落。正当她挣扎求生之时,脚下却突然一空,她再次滑向了洞内底部。
“噗通”一声之后,游有碧感觉自己踩到了一个泥潭之中,泥水没过了自己的脚踝。“那个洞不大,有这个这么宽。”游有碧指着一块约1平方米的木板告诉记者。
在这个小洞内,她开始了七天七夜的漫长等待。由于脚下全是泥水,这几天里,她就是再累也不敢坐下,就这样倚靠着洞壁站立,脚渐渐地开始没有了知觉。不知道过了多久,饥饿感袭来,她感到自己有些虚弱,却坚持着不坐下去。“坐下去可能就完了。”游有碧说。
除了饥饿,缺水的感觉让她更难受,但很快她发现,石壁是潮湿的,有些地方甚至还有水滴下,她赶紧伸出舌头舔石壁补充水分。“后来我才晓得,我掉下去那几天一直在下雨,如果不是有水渗下来,我可能真的挺不住。也感谢老乡们冒着雨找我。”游有碧感慨地说道。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漆黑的洞内看不到一丝光亮,正当她越来越绝望之时,头顶上方却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妈,你在里面没得?”游有碧下意识的使出全身力气回答道:“在里面,我要起来,我要吃饭。”直到被大儿子绑着绳子带出洞口之后,她才反应过来,自己获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