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四川省公安厅:网络实体交易犯罪五成以上通过微信

2015-01-08 13:33:27 来源:华西都市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工商

微商无一家建档

缺乏信用体系建设 将适时出台规范

你的微信朋友圈是否被面膜、奶粉、名牌包刷屏?从2011年问世到现在,不少网友吐槽“朋友圈”变成了“广告圈”,而一些人也确实因此赚鼓了钱包。

也许你曾经或者正在享受着这一新兴销售平台带来的便利,或者被刷屏的广告骚扰,可是,你知道四川省有多少家“微商”吗?这个数据还是未知。

今年1月11日,四川省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基本建成,截至去年11月底,全省已建立2.4万户网络经营者经济户口信息,然而,其中并无一家微商。“朋友圈相对私密,微商主要通过熟人进行销售,存在隐蔽性。”四川省工商局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处工作人员何金瑞说。

微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公众号,另一种是私人账号。“前一种需要平台核验营业执照等信息,但后一种,并未实行实名制管理。”何金瑞认为,微商门槛低,再加上微信本身的属性,使监管存在难度。

“通过微博、微信进行销售,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存在积极意义。”虽然四川省工商部门对这一新兴事物持包容、开放态度,但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处处长田培友也认为,微商要想做大还严重缺乏信用体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建设。

去年3月15日实施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对通过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进行网络交易行为进行了规范。“不过,对于办理、公示营业执照等规定,都说的是‘应当’,而不是强制性规定。”何金瑞说。

微商主要利用朋友间的信任进行销售,很多交易是“私单”,在价格以及产品评价方面不存在透明度,也给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现象可乘之机。“目前国家对这块还没有详细规定,我们将从工商职能出发,密切关注其发展情况,如果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现象出现,适当时候会出台一些规范。”田培友说。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天宇吴冰清实习生李智

对话

微信官方:

打假机制很快出台

除了卖违禁品,朋友圈也成为高端A货泛滥的场所。成都网友“小白阿比”非常反感这种朋友圈营销,这个月她已经拉黑了5位微信好友,“满屏幕的商品照片,有时候一人一天发几十条!”

业界人士认为,谣言与违规交易都依赖于朋友圈的私密性特点,但同时也无法兼顾公开透明,随着微信平台越来越大,各种龙蛇混杂的危害性也会越来越大,会破坏平台的健康发展。

华西都市报记者:之前微信出台系列规范公众号服务号的措施,但个人号售卖假货乃至违禁品的现象,腾讯有什么应对措施?

微信团队:微信的安全体系中,针对公众号和个人微信号都有相应的规定。公众号属于公开账号体系,对应的是企业、组织或个人,是实名化的,公众号的商业行为可以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工商机关也参与规范和管理。

但个人号的经营行为,不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范围内,微商、假货、传销、违禁品的交易行为,不论在法律还是在政府的部门管理中都有空白。这是微信个人号管理的难点所在。微信安全团队一直在密切关注以微商、传销、假货、象牙贸易等为代表的朋友圈恶意营销的危害,也在研究更有效的管理手段。不久,就会有详细的管理规则出来。

华西都市报记者:去年底,腾讯公布了一年来反信息诈骗联盟的打假成果,今年会不会将这种打假机制应用在微信生态系统?

微信团队:会。我们正在制定相关规则,很快就会出台。

华西都市报记者罗提

编辑:张少虎 标签: 信号码 微商 朋友圈 朋友 四川省公安厅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七岁儿子开三轮车将醉酒老爹运回家

福建晋江一男子当街无差别砍人 多人被砍

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已逼近极枯水期

成都“意念哥”征婚成功广场派发喜糖

精彩热图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头七 警方加强警力

河南大学生“占领”食堂复习

山东东营现蓝色“荧光海” 宛如“阿凡达世界”

男子64万买豪车开3天漏油 雇人拉车游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