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沪港通来了 成都股民谨慎投资 开户多出手少

2014-12-01 16:47:10 来源:天府早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沪港通来了,价值投资回归,对内地投资者来说或许才是最珍贵的

沪港通自11月17日开通以来,已运行10个交易日。除首日沪股通额度提前用尽外,之后成交额、额度占用每况愈下,港股通更是成交寥寥,初期表现有些不如人意。沪港通将给A股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为四川股民带来怎样的投资机会?获首批“沪港通”试点资格的四川本土券商华西证券成都某营业部相关负责人近日接受天府早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两地资本市场互通,将推动A股市场深化改革,使中国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与海外接轨;对投资者而言,将培养内地投资者“价值投资”的理念,让其投资更理性。

现状

成都股民谨慎投资港股

所谓沪港通,即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允许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是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其中,分为沪股通和港股通,分别适用于投资A股和H股。

目前,四川本土4家券商中已有3家取得了沪港通业务试点资格,分别为华西证券、国金证券和宏信证券。这意味着,四川股民只要在上述获得试点资格的券商处开立了证券账户,在开通沪港通业务后,便可以买入港股。

华西证券上述负责人表示,公司并未大力推广,但仍有多位投资者率先开通了沪港通。“截至目前,营业部有40多位投资者开通了沪港通业务,2位客户已进行了实际交易。股民的热情超出了此前预期。”但该负责人也坦言,虽然客户开通沪港通的热情比较高,主要还是考虑“两条腿走路”,为下一步投资港股通提前做好准备,港股的“内在逻辑”和交易规则还需要内地投资者学习适应,特别是买卖的“高成本”让不少股民处于“开通但未动”的观望状态。

此前,多位接受天府早报记者采访的成都股民也都表示,目前会持续关注沪港通,但对马上购买港股通的股票还是比较谨慎,想再观望一下。

预测

沪港通一定会热起来

数据显示,上周,沪港通成交总额为194.16亿元。其中,沪股通一周成交总计184.39亿元,占沪港通上周成交总额的94.97%;港股通一周成交总额为9.77亿元,占沪港通上周成交总额的5.03%。从沪港通开通到现在,2周成交总金额合计485.17亿元,其中沪股通交易额为436.7亿元,占比90%,港股通交易额为48.47亿元,占比10%。

虽然沪港通自开通以来使用额度不断缩减,但上述券商负责人认为,“沪港通是一定会热起来的。”

内地投资者对港股的需求早已客观存在,且规模巨大,只是在原来的严格资本管制条件下,加之许多资金“色彩”可疑,因此不得不采取变相方式流动。“沪港通开通之后,有客户过来咨询是否有必要关掉之前在银行开通的投资港股账户,”上述券商负责人介绍称,“内地高净值的客户有全球配置资产的需求,沪港通为其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业内人士也认为,政策红利的发酵需要过程和时间,对于沪港通短期表现不必过度解读,沪港通对内地和香港皆意义重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2014中国水博览会在京举行

温州牛山化工市场某仓库爆炸

瓷娃娃自立生活项目毕业典礼在京举办

新疆18对乡村青年婚礼乘马车巡游3000人祝福

精彩热图

成都大学女生三亚备战国际大赛 沙滩秀身材

90后艾滋病大学生的一天

图片故事:13岁新娘与16岁新郎早来的婚礼

探秘艾滋病确认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