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揭成都“时差族”众生相:东八区时间 西半球生活

2014-11-25 14:41:02 来源:成都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新闻延伸】

飞速发展的城市

为他们提供广阔舞台

以最微观的角度观察,时差族的出现或是个人的选择;但放眼透视整座城市,时差族的舞台大而宽广。

从电子科大毕业后的8年,莫筱洁从成都到深圳,却因成都的吸引力增大选择了“回流”。2003年,英特尔在成都建设第一座芯片封装测试中心,“蝴蝶效应”迅速产生。全球一半的笔记本电脑芯片在成都封装测试,三分之二的苹果iPad在这里生产。从制造、研发再到服务,成都的IT全产业链发展迅猛。莫筱洁工作的天府软件园内,有500多家企业,超4万人。包括莫筱洁在内的部分人,选择进入占总数约40%的外资企业工作,他们有机会跟进跨国项目,与项目“生活”在另一个时区里。

2012年,曾翔转行进入语音外包服务行列。也就在这一年,成都GDP破8000亿元,经济增长方式开始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曾翔所在的维音正是全球性的呼叫中心外包服务商,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均设有大型运营中心,其中成都发展迅猛,目前规模已达1000-2000个座席。在呼叫外包项目落户相对集中的天府软件园,目前和曾翔一样的从业者至少有8000人,日夜颠倒的有1/8左右。

辛国坤所处的金融服务业,在去年末成为成都除传统强势行业——旅游业之外经济增速最快的行业。从去年7月到现在,成都从事与欧美同步的夜盘服务工作者不过10多人,但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投资者,却都把它看作是一次期货行业的变革。这一变革也非偶然,截至6月末,全市共有银行机构62家、保险机构74家、证券期货公司87家。成都已然成为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数量最多、开放度最高的城市。

成都与世界高密度的经济联系,背后是高密度的交通联系。伴随航班的起飞、降落,成都逐步与全球节点城市快速连接,实现了物流快捷运输,人员快速到达。境外投资者和旅游者,也搭乘由孙小星在内的约80名洲际机长驾驶的国际航班往来成都。目前,始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国际及地区航线已达77条,其中定期定班客运直飞航线24条,国际航线实现了“加欧、盖亚、达澳、通美”。孙小星让自己执飞的航线布满世界版图的梦想,正初现雏形。

成都“时差族”约有6000人

天府软件园跟进跨国项目的“莫筱洁们” 约4800人

成都从事期货夜盘的“辛国坤们” 10多人

驾机往来成都的“孙小星们” 约80人

承接欧美等地语音外包的“曾翔们” 1000余人

【记者手记】

打破时间限制

成都与世界共舞

地球到底是圆是扁,一个曾经困扰人类多年的问题。若干年后答案统一时,又有人给出看似天方夜谭的预言:有一天,地球会变平。

或许,这个说法曾遭遇铺天盖地的嘲笑,但它却在变为现实。飞机、网络、电话等科技产物的出现,地球成员的距离飞速缩短。

这样的“平”,却又有限。随着地球旋转,平面再度分割,形成不同的立体维度。那一刻,你我之间,仍旧相隔。但“国际化”、“全球化”等词语频繁出现时,时间的线由实变虚。时差成为过去,地球打破黑夜白昼的界限,彻底变平。

成都,从蜀道难于上青天,到一跃成为国际及地区直飞航线数中西部第一;自英特尔等一座芯片封装测试中心建成,到发展成为中国IT产业第四极;从与外盘隔时“被动挨打”,到夜盘期货服务平台启动与欧美市场“共振”……这座城市,正以各种方式,与全球同步。

从无到有、从一到万,格局更新、数字变化,每一个变化都在提供个人机遇。“时差族”应运而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无需跨出国门就能对接全球。尽管工作时段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早九晚五,但他们步伐坚定,在这座地处内陆的西部城市,同样能抓着迎面而来的机遇,与世界共舞。

编辑:张少虎 标签: 时差族 iPad 白银期货 东八 时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郑州一工程烂尾 数百桥墩林立

大学退休教授校园内拍小清新婚纱照

陕西6317万巨奖得主现身领奖[组图]

带盲母求学的大二女生

精彩热图

寄居城中村的病痛

实拍济南大明湖放生鱼遭“哄抢”

青岛一校车发生车祸侧翻 司机遇难

首届网络安全宣传周在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