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凉山首试特色饮食文化立法 保卫坨坨肉

2012-07-13 11:11:07 来源:四川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核心提示】

●坨坨肉是凉山彝族的传统美食,尤以选用生长2个月左右、重15公斤上下的小猪制作的坨坨肉最为有名

●按国家《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小猪直到宰杀那天都可喂喹乙醇,这给坨坨肉的食品安全带来隐患

●为了既保护彝族群众吃小猪肉的传统,又解决相关法令“水土不服”问题,凉山州尝试地方“以法变通”

7月2日,西昌市安哈镇芊旷村丫口组村民吉木么尔作刚给

小猪喂了食,就碰上前来打招呼的安哈镇副镇长江俊。江

俊告诉吉木么尔作,从9月1日起,如果给小猪喂“快育灵”将面临高额罚款。

“快育灵”是兽药喹乙醇的别称,还有称其为倍育诺。

今年5月31日,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批准《凉山彝族自治州施行〈兽药管理条例〉的变通规定》(以下简称《变通规定》)。6月8日,凉山州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变通规定》9月1日起施行。

为了保护彝族群众吃小猪肉的文化传统,《变通规定》特别禁止对35公斤以下的小猪喂养喹乙醇以及停药期在8天以上的药物。

【矛盾】

“二月猪”与35天停药期

“你丈夫不在家吗?”看到吉木么尔作一个人在家里忙前忙后,江俊问。

“亲戚家老人去世,吃坨坨肉去了。”吉木么尔作回答。

红白喜事,或遇到火把节彝族年,彝族群众都有吃坨坨肉的传统,坨坨肉成了凉山的特色饮食文化。按照彝族习惯,猪、牛、羊、鸡肉都可制作坨坨肉,然而选用生长2个月左右、重15公斤上下的小猪制作的坨坨肉最有名,彝族群众称这样的小猪为“二月猪”。“但最近几年,吃坨坨肉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凉山州人大民族法治宗教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许琪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从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的实施细则,农业部先后颁布第168号令和第278号令,分别允许包括喹乙醇在内的50多种药物长期在猪等牲畜喂养中使用,并规定了相应的停药期(即自我代谢期)。

许琪说,农业部颁布的第168号令和278号令规定,可在饲料中长时间添加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品种收载于附录一,仅是通过混饲给药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品种收载于附录二,规定喹乙醇可以在35公斤以下的猪喂养中使用,并说明喹乙醇停药期为35天。

“按照农业部规定,‘二月猪’直到宰杀那一天都可以喂喹乙醇,这显然跟35天停药期的规定相矛盾。”许琪解释说,农业部的两个文件是为吃大肥猪的情形设计的。但彝族群众制作坨坨肉的“二月猪”,宰杀时一般生长期大概才两个月,在习惯吃小猪的彝族饮食文化习惯面前,这个规定就遇到了“水土不服”问题,为食品安全留下隐患。

【变通】

一年多推出“三个禁止”

为解决兽药管理相关条例在凉山“水土不服”问题,凉山州人大和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寻求“药方”,最后决定走“以法变通”的路子。

去年6月,凉山州人大常委会将制定《变通规定》列入了地方立法计划,同时,凉山州政府成立了《变通规定》起草领导小组和起草小组。

不久,作为养殖户代表的吉木么尔作、作为兽药饲料产销企业代表的“三旺”饲料凉山片区总经销戴本忠和作为法律界代表的凉山州政府法制办主任艾裕双等参加了地方立法前的座谈。

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去年10月,《变通规定》草案成稿。今年2月15日,凉山州十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变通规定》。5月31日,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批准《变通规定》。6月8日,凉山州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变通规定》9月1日起施行。

历时逾一年,无数人的努力让《变通规定》从梦想变为现实。《变通规定》究竟是怎样的一部法规?

许琪介绍,《变通规定》主要规定了3个禁止:禁止经营含喹乙醇或者含停药期在8天以上的药物饲料添加剂、预混剂的仔(乳)猪用饲料;禁止经营喹乙醇兽药或者含喹乙醇的药物饲料添加剂、预混剂;禁止使用含喹乙醇或者含停药期在8天以上药物的饲料及饮用水喂35公斤以下的仔猪。

由于《变通规定》9月1日起施行,凉山州17县市目前加紧了施行前的宣传准备工作。“家家都养了能繁母猪,挨家挨户打招呼工作量很大。”江俊介绍,安哈镇是西昌市少有的几个彝族乡镇,该镇辖4个村、16个组、1000多户人,去年镇上有4万多头小猪出栏,产值达1600万元。

【质疑】

“二月猪”仅占四分之一

“知道了,我们家一定注意。”对江俊的招呼,吉木么尔作回应道,从目前情况来看,家里从来不给猪喂什么药,吃的都是地里长的。

但在宣传中,不是所有人都像吉木么尔作那般听得进去,反对声时常响起。

“嗯?9月1日就要执行?”戴本忠虽然在去年参加了征求意见的座谈,似乎仍然没有心理准备。其实,他对《变通规定》是有意见的。

戴本忠的另一身份是西昌市鑫源养猪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他有着多年生猪大规模养殖的经历,曾经在一次突如其来的瘟疫中血本无归。有了这段历史,他对喹乙醇等兽药很有感情,“这些药国家都允许使用,其抗菌和促生长功能对生猪大规模养殖有帮助”。

“《变通规定》虽然保护了一部分人的习惯,但又打击了另一部分无辜者。”戴本忠觉得有必要改一改“统一要求”。

据凉山当地媒体报道,凉山州每年吃掉大约100万头小猪。据凉山州畜牧局统计,去年,凉山州能繁母猪数量超过65万头,一年产仔量超过400万头。100万头相对400万头,的确不算“主流”。因此有人担心,《变通规定》会不会陷入“按住葫芦浮起瓢”的境地。

虽然有不同声音,但为了让“禁令”有令必行,《变通规定》采取了以罚保禁的办法。具体处罚为:经营含喹乙醇或者含停药期在8天以上药物饲料添加剂、预混剂的仔(乳)猪用饲料的,责令其停止经营,没收饲料产品,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经营喹乙醇兽药、含喹乙醇的药物饲料添加剂、预混剂的,责令其停止经营,没收兽药产品,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养猪场和养猪户使用含喹乙醇或者含停药期在8天以上药物的饲料及饮用水喂35公斤以下仔猪的,对养猪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养猪户处3000元以下罚款。

【反响】

必要的地方立法保护

“安哈镇准备在‘十二五’期间打造凉山 ‘风情第一镇’,除了彝族歌舞、服饰等,主要靠特色饮食文化。”江俊说,安哈特色饮食文化就两大法宝:其一是野生菌,其二是生态小猪肉,生态小猪喂养肯定不能加喹乙醇等停药期长的药物。

在江俊看来,《变通规定》是在保护特色饮食文化这一品牌。

与江俊的观点相似,凉山州质监局副局长仰斌认为,《变通规定》对于促进凉山州畜牧业健康发展,打造大凉山品牌具有重要意义。凉山州现有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54个,无公害畜产品35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2个,畜产品“一品一标”的覆盖面呈扩大趋势,“《变通规定》有利于促进兽药饲料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有利于增强凉山州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喹乙醇又被称为“水产瘦肉精”,对渔业生产危害极大。在西昌市南坛市场做水产生意的李跃金说:“禁用喹乙醇从兽药源头上净化了凉山州渔业市场,提高了水产品安全水平。”

长期从事立法研究和操作的艾裕双认为,《变通规定》是凉山州贯彻执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精神,在文化强省、文化强州的背景下,加快文化立法,提高文化建设法制化水平的首次尝试,这为凉山以后加强诸多民族特色文化保护起到了很好的标杆作用。

“《变通规定》不是来早了,而是来晚了。”许琪说,禁止喹乙醇用作饲料添加剂是趋势,省畜牧主管部门于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行文,要求严格加强喹乙醇安全监管。据悉,9月1日开始在凉山施行的《变通规定》同时禁用的药物还有越霉素A预混剂、潮霉素B预混剂、硫酸安普霉素等7种药物及药物饲料,其停药期最低14天,最高21天。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于姝楠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10月31日—11月6日

北京迎来今冬首场降雪

百名瑜伽美女高空玻璃吊桥展技艺

震惊罕见一幕 海狮猎杀鲨鱼瞬间

精彩热图

世上最刺激滑道,直接冲进鲨鱼池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开幕

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架机在上海总装下线

超级高铁将开建,时速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