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我来过很多次了,除了昨天到过的鹤鸣村,成都的五朵金花我也去看过。”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石楠说起成都,一点也不陌生。昨日,在第五届国际中国规划学会(IACP)年会成都统筹城乡发展与规划研讨会上,石楠代表参会的中外专家学者宣读了《统筹城乡发展与规划•成都共识》(以下简称《成都共识》),“成都经过长期艰苦探索形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有益经验。”
《成都共识》单列一节
专讲成都经验
“经过三天会议,《成都共识》的重要价值在于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从不同视角看待统筹城乡发展,达成了共识。”石楠热情洋溢地说:“《成都共识》将通过专家、学术研讨,给全国各地在研究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提供参考。我希望《成都共识》能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由石楠宣读的《成都共识》中专门单列一节,对“成都经过长期艰苦探索形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有益经验”进行了阐释。《成都共识》对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成都市自2003年以来,特别是2007年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长期坚持以系统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城乡经济市场化、管理民主化、社会公平化为改革取向,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在产业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通过实施‘三个集中’和‘四大基础工程’,有效促进了城乡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和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衡配置,初步形成城市与乡村和谐相融、人与自然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向着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宏伟目标迈进。”
统筹城乡要像成都一样
结合本地特点
在石楠看来,“成都的一大特点是解决问题结合本地特点,成都的成功在于既把握了中央政策,又把握住成都的城市特点,探索出了成都模式。”石楠告诉成都晚报记者:“昨天我跟外国同行讨论认为,统筹城乡最核心的就是要像成都一样,一定要结合本地特点。”
此外,石楠特别提到了成都在规划方面的探索,“加强城乡规划工作,通过政府在规划领域综合协调的作用,来推动地区发展是成都重要经验之一。成都非常强调规划,这对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活改善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都市政府通过规划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引导市场经济发展,也是全世界共用的手法。”
来源:成都晚报 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