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0%
未来的小城镇最多3万人
【建设】
成都将建成多中心的一个城市群,包括1个特大城市、14个中等城市、34个小城市、170余个小城镇。
2015年,成都综合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0%。
成都市规划局负责人表示,根据成都十二五规划,整个成都将按照田园城市的理念,进一步分为四个总体功能区,包括提升型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两带生态旅游发展区。
其中,提升型发展区为中心城区,主导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园在城中”的城市格局。
优化型发展区,包括市域西部的彭州、都江堰、郫县、温江、崇州、大邑、邛崃和蒲江等以平原为主的地区,基本农田集中分布,城镇布局“城在田中”。
扩展型发展区,包括市域东部的新都、青白江、金堂、龙泉驿、双流和新津以丘陵为主的地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城镇布局“城田相融”。
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就是龙门山生态带和龙泉山生态带,包括彭州、都江堰、崇州、大邑、邛崃、蒲江、双流、龙泉驿、青白江和金堂的山区,重点在生态保护和现代旅游。
今后,成都将建成多中心的一个城市群,包括1个特大城市、14个中等城市、34个小城市、170余个小城镇等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其中大多数小城镇,规模将为类似霍华德100多年前提出来的面积八九平方公里,最多3万人口的一般城镇。
光纤到乡镇宽带覆盖行政村
水电气设施数字智能化
【管理】
成都城乡的供水、供电、道路、通信等市政设施有望实现“一体化”。
60%的城镇化水平,需要怎样的公共服务水平与之配套?
对此,成都提出,将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今后,成都城乡的供水、供电、道路、通信等市政设施有望实现“一体化”。
县域城乡居民饮水将有提升保障,场镇自来水管网全覆盖,并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宽带网络延伸,实现光纤到乡镇、宽带覆盖行政村。
到2015年,建成省级示范片14个,市级示范片20个、县级示范片30个。电网、交通、水利、供水等基础设施将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完善城乡公建配套,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排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置场建设,电网改造。
在交通方面,成都将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完成农村客运站建设,实现“镇镇通公交”、“村村通客运”。同时,加快推进市域轨道交通建设,实现县县通快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