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曙光公司董事长李国杰(前左一)和曙光公司总裁历军(前右一)携手发布了新标识。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3月30日,位于北京798艺术中心的官复博物馆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品牌“变脸”。“高性能计算应用专家”曙光公司正式启用由“中科曙光”和英文字母“Sugon”组成的新标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曙光公司董事长李国杰和曙光公司总裁历军携手发布了新标识。
至此,曙光公司沿用10多年的品牌标识将载入史册,曙光公司由此掀开了迈向国际化的新篇章。
15年磨一剑 破茧迎新生
“此次启用新标识并非是一次单纯的标识更换,而是曙光公司企业转型战略深化的需要。”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历军如此解释换标原因。
追溯中国高性能计算产业的发展历史,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已历经了长达60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受制于人,到1995年“曙光1000”超级计算机的诞生,再到2010年“曙光星云”超级计算机位列全球第二,曙光公司使高性能计算机的性能提高了120万倍,成功推动中国跻身国际三大高性能计算大国之列。
2010年,曙光公司以34%的数量份额再度蝉联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数量份额排行榜冠军,成为让国人扬眉吐气的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民族品牌。曙光公司夺冠,意味着国外高性能计算机在中国垄断的局面已被打破,也标志着曙光公司在高性能计算机的产业化应用上又一次提升。
据悉,中国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比例只有不足1%,曙光公司则把863项目的成果很好的转化到社会上,改变了整个产业的市场竞争格局。在国家863计划持续20年的投入扶持下,曙光公司坚持15年如一日,将中国高性能产业做大做强,走出了一条适合历史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高性能产业化之路。
“曙光公司发展到今天,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已经越来越全球化,原来沿用多年的标识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历军透露,“新标识是对原标识的继承和创新。沉稳的红色撷取原标识的灵感,呈现更加稳健、成熟的曙光;由光芒引申的斜线,表现曙光公司品牌的速度感、科技感,圆角展现曙光公司品牌以人为本、人性科技的品牌本质。”
“服务超越”或为国际化练兵
“面对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我们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除了拥有自主创新的技术之外,服务将是在高端市场与国外厂商抗衡的利器。”历军告诉记者,“早在2000年,曙光公司提出了3SP战略,意即卖服务器、卖解决方案、卖服务三步走,现在的曙光公司正在积极由一家‘服务器硬件提供商’向‘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转型。”
除了获得世界领先的排名,将中国高性能技术带向世界,更重要的是曙光公司能够研发出广泛应用的服务器产品,使整个社会享受到由高性能计算所带来的便利和服务。早在2007年曙光公司便在国内率先倡导“应用为先、服务超越”的发展战略,投资3000万元建立应用体验中心,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构建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系列精品服务器,能全面满足用户从超级计算机到普通PC服务器的各项应用需求,在互联网、金融、电信、生物、气象、石油、科研、电力等多个行业有着大量成功应用。
此外,“云计算”掀开了IT产业第四次革命的大幕,作为国内第一家将科学计算与商用模式结合起来实施云计算的厂商,曙光公司已经在北京、成都、无锡、深圳等重点城市建立起了多个云计算中心。未来,曙光公司还会再建5-10个区域的云计算中心,通过提升应用与服务,使广大百姓充分受惠于“云时代”。
历军总裁透露,曙光公司未来希望提供的是“一把钥匙”,一个“交钥匙工程”帮用户管理、运营。“过去大家都习惯卖了东西就走,而未来我们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让用户也体验下IT业内‘拎包入住’的感觉。”
当今,全球经济正在快速进入服务竞争时代,曙光公司多年坚持“服务超越”战略,看似为壮大国内市场而积极备战,实则是为国际化练兵铺路。
不难看出,此次曙光公司更换更加大气的中英文标识,在行动上迈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
“中国力量”迈向国际舞台
《纽约时报》曾经撰文称,曙光星云系统获得全球次席的事件凸显了中国在科技领域日益增长的实力和雄心。毋庸置疑,“中国速度”已经和正在让世界震惊,以曙光公司为代表的“中国力量”正昂首阔步于国际竞争的大舞台。
“未来曙光公司将着手在海外成立研发中心,不断实现技术的国际化。同时,我们全体员工、经销商都要树立国际化的视野和意识,迎接全新的挑战。”历军表示。
据悉,作为国际知名服务器标准组织SSI全球四大高级会员之一,曙光公司未来将扩大与服务器行业内两大标准组织之间的合作,让中国的服务器标准在国际标准制定中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曙光公司启用新标识掀开了其国际化的新一页,也再次吹响了民族品牌集体登上国际舞台的号角。
来源:中国日报 (记者 王健)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