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择日”献血成年轻人时尚 90后获国家无偿奉献奖

2014-12-03 13:17:43 来源:大连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择日”献血成年轻人时尚 90后获国家无偿奉献奖

90后大学生姚思勤因献血获国家无偿奉献奖。

稚气,但坚定;年轻,但成熟……90后姚思勤拥有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得主的荣誉,着实令记者吃了一惊。这是个让人感觉温暖的男孩子,用眼下流行的词形容,是一名“暖男”。在大连市血液中心,利用周六休息前来献血的他告诉记者:“尽管很多年轻人都走进无偿献血的行列,但仍有不少大学生对献血存在认识误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让更多人了解无偿献血的意义。

23岁大学生成固定献血者

姚思勤是沈阳人,上高三时,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来学校做讲座,他第一次听说了“无偿献血”这一神圣的词汇。报告听得他热血沸腾,当时就决定加入无偿献血队伍。半年后,姚思勤考上了大连工业大学。不久,他就主动找到市血液中心,开始了“献血生活”。小伙子不仅身体力行,还用理性的眼光分析和思考无偿献血工作。大二时,姚思勤作了一个关于“无偿献血的误区”的调研报告,通过对大学生群体参与无偿献血的调查,对这一利人利己的事业有了深入思考。

截至目前,23岁的姚思勤共捐献机采血小板38个治疗量,成为大连市年轻的固定献血者,并因此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我代表大学生群体献血,也在做献血的接力。”姚思勤说。

街头献血屋年轻人占八成以上

市血液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年轻人已经成为大连市无偿献血的主要力量,特别是献血屋献血人群中,25岁到40岁的占80%以上,很多人为多次献血者。“择日”献血已经成为大连年轻人的流行时尚,他们选择在成年日、生日、情人节、结婚纪念日里献血,以献爱心的方式纪念有意义的日子。献血的年轻人中,像姚思勤这样高文化、高素质的大学生是主要群体。

大学生张成在献血后告诉记者,从入大学起,他已经先后献过四次血了。“科学献血不仅不伤害身体,还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还会刺激人体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终保持旺盛的造血状态。”张成尤其感兴趣的是,无偿献血后,家人用等量的血可以免费,五年之内还可以享受优待用血政策等。“年轻人本来就应该为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用血优惠,等于是买了一份‘用血保险’,就更应该去做了。”

高校等团体成为很好的补充

记者了解到,随着医疗卫生条件和保障体系的日渐完善,我市医疗业务快速增长,临床用血需求不断增加。全民医保后病人数量、手术台数增加,医疗技术的日趋精进也让一些以前不敢做的大型手术陆续开展起来,如肝脏移植、血管外科、心脏外科等大用血量手术,一次用血量有时高达几十袋。今年前10个月大连市医疗用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0%。市血液中心为全市70多家医疗用血单位每天供应红细胞都在350-360个单位(每个单位200毫升),还有几十个单位的缺口,要靠高校等团体献血补充。正因为有了像姚思勤这样的“献血明星”,在血液中心留下联系方式,在偏型等关键时刻,往往一个电话就会赶来献血,才有效地缓解了用血的紧张。

编辑:黄适 标签: 无偿献血 择日 血液中心 手术 用血量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瑞典海滩惊现蓝色荧光海浪 场面奇幻绚丽如仙境

广西柳州一火车头冲进小区

广州一公交车发出求救信号 原因不明(图)

世界最大恐龙骨架在北京亮相 长约38米

精彩热图

九寨沟首次拍到野生大熊猫叼崽同游画面

湖南郴州发生一起车祸 致一名女环卫工人死亡

流浪儿童保护中心里的童年

云南红河11名被拐儿童盼父母认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