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仍营业,但不接受投资
辽宁弘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大门上,贴着一张通知,大意是“关于公司的一切消息以门内发布的消息为准,门外消息均为不实传言。”
业务员称其老板身在沈阳,“每天都去公安部门报到,你们放心吧。都黄了那么多家了,我家要是不行,早跑了。”另一位业务员表示,“挂上卷帘门的那是跑了,我们这有水有电,还开着空调,这不正营业呢。”而所谓的开门营业,并不受理投资业务,也不能为投资人办理提前兑现。“投1万元、2万元的要是真着急用钱,可以向公司申请一下提前兑现,多的肯定没有。大数额的,半年内能给提前兑。”这与辽宁弘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之前承诺的“随用随取”并不相符。
据介绍,辽宁弘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是5000万元,而这家老板在沈阳开设的另一家投资公司锦信源投资担保公司的注册资金是3000万元,营业员认为,即使公司黄了,也能用公司的注册资金为投资者兑现。
投资者们忍受着心理煎熬
投资公司大厅内,十多位60岁上下的市民谈论着与投资公司相关的事宜。“某某家投资公司又跑了,我们这家还行,这不还开门呢。”“报纸天天报,他们不敢跑了。”“说这家会计还投了16万元呢,员工自己就能把老板看牢。”“政府出手管理了,他们老板已经在公安备案了,咋也能把我们本金还回来。”记者观察发现,焦急等待的市民大多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自己资金回本靠谱,且还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本来想投三个月的,业务员说投一年回报高,而且什么时候着急用钱什么时候取,就改成一年期的了。”一位投资人称,“周期短的,赶紧就撤了,现在想拿也拿不回来了。”更有不少投资人,在投资三个月后拿回本金和利息尝到了甜头,又筹集更多资金再次投到投资公司中。
昨天,该公司业务员再次承诺,这一两天老板就会带着现金来公司,辽宁弘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者们再一次陷入美好的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