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一是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直补资金发放给移民个人,直接改善了移民生产生活条件;项目扶持效果也日渐明显,有力地拉动了水库移民收入不断增长,逐步接近或者达到了当地农村的平均水平。
二是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增强,社会民生事业得到发展。五年来,全省后期扶持项目资金重点用于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其中,饮水安全项目2542个,铺设管网4642公里;农村公路项目3243个,建设公路4367公里;农田水利设施和基本口粮田项目1419个,改造与开发基本口粮田3.23万亩;农村沼气项目2127个,建设沼气池36533座;文教卫生项目2620个,建筑面积398.6万平方米;库区塌岸、滑坡治理项目69个,治理长度74.3公里。这些项目切实解决了移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民生问题,推动了移民村公益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
三是移民就业技能得到提高,就业渠道得到拓宽,经济发展得到有力推动。五年来,全省共完成移民职业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项目416个,培训移民30.49万人次;完成种植、养殖业等生产开发项目942个,帮助移民提高了科学文化素质,掌握了职业技能,拓宽了就业渠道,给移民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和致富门路,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是后期扶持得到移民衷心支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更加和谐稳定。五年来,随着后期扶持政策深入实施,移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变化,从源头上减少了不稳定因素的产生。移民和连带影响群体的信访量从2006年下半年的121起、1513人次,下降到2010年全年的23起、105人次,移民和移民村群众安居乐业,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问: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多、流程长,你们是如何监管的?答:随着全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全面兑现,我们不断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探索和开展后期扶持监测评估工作,确保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按照规划得到合理、有效使用,充分发挥其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的作用。一是强化移民监督。切实维护移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采取直补到人方式的,必须为每一位移民建立档案、设立账户,及时足额发放到户;采取项目扶持方式的,扶持项目的确定要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并听取移民村原住村民意见。无论采取哪种扶持方式,都要接受群众的监督。二是全面开展内部稽察工作。 2008年,省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局设立了稽察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具体承担起全省后期扶持资金审计和项目检查工作。两年多来,已开展了多次全面稽察和专项稽察。针对稽察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要求限时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抽查,减少了后期扶持资金使用中的损失和浪费。三是强化政府审计。省审计厅和各市、县(市、区)的审计部门将后期扶持资金审计列为重要工作内容,加大了政府监督力度,对资金运行的关键环节和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检查、督促整改,保障了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全省各地开展了后期扶持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工作,编制了监测评估工作方案,开展了人员培训、资料收集等准备工作,通过文献调查、发放问卷、访问座谈、入户调查、现场勘查等形式,收集典型抽样移民村、移民户生产生活情况和移民满意度等各方面信息,最后经过对所得数据和资料的分析汇总,形成了对本地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估结论。通过监测评估工作,全面、准确掌握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问:您对我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有哪些深切体会?
答: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协调配合,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省委、省政府和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进行了科学部署和坚强领导。省后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通力协作,认真履行职责。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把落实后期扶持政策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全省上下形成了政府负责、移民部门主抓、有关部门配合的良好局面。二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切实维护移民权益,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我们一方面倾听移民呼声,了解移民意愿,把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作为政策实施的重要参考;另一方面,让移民群众参与到政策实施中来,在扶持方式确定、扶持项目选择上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在人口核定、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上接受移民监督,使得后期扶持工作得民心、合民意。三是统一政策界限,严格执行政策,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核心。我们通过政策培训工作,不断强化移民干部政策意识,规范政策行为;加强监督检查和管理,坚决纠正政策执行中的偏差。实践证明,只有严格执行政策,才能保证后期扶持工作取得实效。
来源:辽宁日报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