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东北地区>辽宁>辽宁新闻
话剧《郭明义》让泪水一次次打湿脸颊(图)
2011-05-09 09:50:30      来源:辽宁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话剧《郭明义》共有9场戏,讲述了发生在郭明义身上的9个感人故事,这9个故事是一个有机整体。第一场戏讲述了在危急情况下,郭明义奋不顾身组织抢修矿山公路,避免了一场路毁停产事故;第二场戏讲述在一次质检过程中,郭明义发现进口的电动轮车焊接点有问题,担任英语翻译的郭明义与电动轮车的生产方美国某公司代表据理力争,进行谈判,最终为鞍钢索得10万美元的损失赔偿;第三场戏讲述郭明义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义举打动了工友们,在他的带动下,许多工友纷纷捐献造血干细胞;第四场戏讲述郭明义资助一名贫困学生的故事,学生名叫小文,与奶奶相依为命,小文从小学到中学一直由郭明义资助,小文感动地称呼郭明义“爸爸”;第五场戏讲述郭明义的同学企图贿赂他偷偷使用矿区的机械设备,被郭明义严词拒绝;第六场戏讲述郭明义一家居住在狭小的住房里,但他却连续三次将单位分给他的住房让给同事;第七场戏表现郭明义与老政委促膝长谈,体现了郭明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第八场戏讲述郭明义献血救助孕妇的故事;第九场戏通过郭明义与妻子的对话,集中展现郭明义的幸福观。

郭明义送工装鼓励演员

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艺术创作中一贯坚持的优良作风。主创们在排演话剧《郭明义》之前,多次前往齐大山铁矿体验生活。演职人员不仅亲临郭明义工作的现场以及郭明义的家,而且与郭明义面对面地交流、谈心。导演、演员不断地向郭明义提问,其中包括工作细节、生活状况以及30年来实践雷锋精神的心得体会。

在齐大山铁矿采风的日子里,饰演郭明义的演员李跃民与郭明义一起工作和生活。李跃民每天行走在矿区盘山公路上,体验一位普通矿区公路管理员的真实生活。李跃民说:“与郭明义一同工作与生活的这段日子,给我上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一课。 ”李跃民坦言,演郭明义压力很大,是郭明义的信任给了他信心。郭明义对李跃民说:“我相信你一定能演好,因为你深入到我的生活中来了。 ”郭明义还把一顶安全帽与一套工装送给了李跃民。从排戏到现在,李跃民几乎天天穿着这身工装。李跃民说:“我把这看作是郭明义对我的信任与鼓励。 ”

李跃民正是以郭明义精神进行着艺术实践。 2010年,李跃民拍戏时左手食指不慎骨折,手指里植入了钢板。原本计划今年2月到医院做手术取出钢板,但由于排演《郭明义》时间紧、任务重,他推迟了接受手术的时间。医生告诉他不及时取出钢板,有可能影响手指的运动能力,可李跃民说:“我的手指没有话剧《郭明义》重要,郭明义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我们是以郭明义精神演郭明义、排演《郭明义》。 ”

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创新话剧表演

话剧《郭明义》导演宋国锋认为,该剧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感人。他说:“因为这部话剧是根据真人真事进行创作的,我们的艺术创作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主人公的事迹是真实的,大部分剧中人也都有真实的人物原型。不过,话剧故事的发生时间、地点等可以根据剧情需要进行戏剧化的处理和艺术加工。 ”《郭明义》在艺术呈现上,尝试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将写实与写意风格相结合、相映衬。剧组专程前往郭明义的工作现场进行拍摄,颇为壮观的矿区实景作为大背景出现在话剧舞台上。大屏幕视频背景与舞台融为一体,同时起到巧妙衔接剧情作用。

剧中,郭明义从90米高45度角的斜坡上翻滚下来进行抢险的情节是这样展现的:演员李跃民在矿区实景拍摄中,重演郭明义为抢险滚落坡下的一幕。被拍摄成视频后,这段情节在话剧舞台的背景屏幕上播出,当屏幕中的演员滚落到画面以外时,演员准确衔接从后台走上舞台继续表演。

首次引入制作人制

话剧《郭明义》引入了制作人制,这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在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是一种新的剧目生产模式。无论是编剧、导演,还是演员都要与制作人签约,对制作人负责,制作人则对整个剧目的生产与营销负责。而剧目制作过程中涉及到的资金统筹、舞美制作、演员排练、宣传推广、开拓演出市场等各项工作,均由制作人率领的一支配合默契的团队全权负责。实施制作人制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节约剧目制作成本;管理更严格、更细化、更明确,目标更清晰;艺术生产效率得到提高的同时,更有利于开拓演出市场。

《郭明义》制作人刘晓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制作人制虽然是一种新的尝试,但在话剧《郭明义》的制作过程中,制作人制的优越性正在逐步体现。

来源:辽宁日报   编辑:许银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建党90周年专题
建党90周年专题>> 详细

各地新闻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是两国元首2009年4月共同倡导建立的,是双方推进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就在今年一季度,中国加工业贸易顺差达771.1亿美元,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加工贸易,第一季度我国逆差将达781.3亿美元,折合年率3125.2亿美元,即中国将成为贸易逆差国。>> 详细
点击排行
  市住建委主任隋振江获任海淀区代区长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