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怪不怪,办事常要“跑断腿”
陈先生遇到的问题,其实正是近年来南京的一个尴尬,也是一大痛处。作为一个副省级城市,至今都没有一个“归口”的机构,能让人一下子就“找到组织”、办得成事。
去年4月,南京进行了大部制改革,减少了9个局级机构,整合了行政资源,减少了多头审批、多头管理等现象,然而这次改革并没有解决“办事跑部门”的问题,市级机关“一门式受理”“一站式服务”的高效能目标仍未实现。
大部制改革后,南京市政府共有38个工作部门、1个部门管理机构,另有3个局列入市政府工作部门序列,加起来就是42个。办事审批、登记注册,简简单单一件事,往往会涉及到多个部门,因此也就有人感叹:“跟政府机关打交道,首先得做好‘跑断腿’的思想准备。”
在昨天举行的南京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动员推进会上,市委副书记陈绍泽便自揭“家丑”,对南京政务环境存在的问题直言不讳。他坦言,企业、群众办事仍需跑部门、跑处室、跑关系,由此引发的办事低效、中间梗阻甚至吃拿卡要等现象仍时有发生,影响了南京的形象和竞争力。
而历年的“开年大会”,南京也一向锁定机关作风建设,政务环境问题没有一年不“挨批”。尽管总体上有所好转,但机关作风建设中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许多好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实,犹如隔了一层“玻璃门”,到了具体执行环节配套不到位,责任不明确,落实不给力。有的部门仍然存在为企业和群众服务节奏缓慢,办事拖拉,两头急、中间“温吞水”现象……
昨日,在快报记者采访的十多家企业中,有企业反映,甚至有些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企业急得跳脚,部门仍久拖不决。还有的打电话查询办理事宜,转了多个电话,好不容易找对了人,话还没说几句,对方就不耐烦地挂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