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2014年第三季“吉林好人·每周标兵”发布 15人获殊荣

2014-12-08 13:39:06 来源:新华网吉林频道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孝老爱亲类】

白雅洁,女,1959 年 8 月出生,中共党员,双辽市实验林场的退休女职工。30 年情同亲生地照顾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婆婆,成为街坊邻居争先学习的好榜样。1984 年,白雅洁与爱人杜宏宇喜结连理。与此同时,一个“疯婆婆”也走进了她们的新婚生活。婆婆患有精神分裂症多年,结婚前,她就曾领教过婆婆的“厉害”。有一次,白雅洁受杜宏宇之邀去他家吃晚饭,吃饭时,老人说什么也不让她吃,弄得她很难堪。结婚后,白雅洁承担起照顾全家人的重任,尽心尽力地侍奉公公婆婆,认真打理家务。可即使这样,婆婆还是每天跟在她身后,不是撵就是骂,稍不留神就会棍棒上身,还曾有过还拿着菜刀撵她的经历。对于这些,白雅洁都没放在心上,她懂得——像婆婆这样的精神病人需要更多的关爱。平日里,白雅洁不管工作多忙多累,婆婆的炕总是被她烧得热热的;衣服被褥总是洗得干干净净的;晚上婆婆临睡前,她总是把马桶拎到婆婆屋里,才悄悄地关上 房门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婆婆的病情渐渐稳定,也越来越离不开她。1986 年,白雅洁的女儿出生还不满 3 个月,婆婆突患胃穿孔住进了医院,做了一次大手术。 这下可忙坏了白雅洁,她一边要照顾病床上的婆婆,一边又要照顾襁褓中的女儿。而婆婆还不时地精神病发作,说走就走。为了不出意外,白雅洁整天陪伴在婆婆身边,端屎端尿,煎汤熬药,每顿饭按着婆婆的口味做,还按时哄着婆婆服药。在她精心的照顾下,婆婆的身体 很快愈合了,而白雅洁自己却瘦了一大圈。2008 年,婆婆不小心把腰扭了,躺在炕上不能下地,一切事情都得靠白雅洁帮助。她 悉心照顾婆婆吃饭、喂药,洗脸梳头。由于婆婆扭伤的部位是腰部,所以洗脚的时候, 婆婆坐不起来,白雅洁就让婆婆躺着,自己端起盆来洗。经过她的精心照料,婆婆的腰伤很快地痊愈了。随着婆婆年纪一年比一年大,身体状况和病情也时好时坏,病情严重的时候,不仅骂儿媳妇,而且稍有不高兴,就把屋门关住,把她关在门外,怎么求就是不开,还把她精心养的花的叶子全拔掉。每次出现这种场面白雅洁心里既委屈又心疼,而她从来都是毫无怨言!2012年,与白雅洁一起生活了近 30 年的婆婆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享年 89 岁。 白雅洁孝心感人的事迹不胫而走,赢得了大家的称赞和尊重,经过推荐,先后在 2002年获得“全省百户文明家庭标兵”称号;2009 年获得四平市“华正杯”十大孝子称号;2012年被评为双辽市“十大孝子”,同年,被授予“优和杯”第四届吉林省十佳“敬老好儿女”荣誉称号。

【节俭养德类】

刘玉,男,1969 年 12 月 21 日出生,中共党员,吉林石化公司染料厂苯酚车间化工三班班长。他是吉林石化“麻袋毛精神”新时期的代表,多年来,刘玉立足工作岗位点点滴滴求节约,以实际行动践行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刘玉的节俭体现在日常工作的点滴小事上。一个旧阀门、一颗旧螺丝、一块旧抹布,在他眼里都是宝贝。日常巡检和设备检维修工作中,每当看到废旧的零件,刘玉都像捡到宝贝一样带回班组修理,分门别类地放进“百宝箱”,再用于装置维护和检修,就算是擦设备用过的油麻布,也要拿回家去和家人洗干净后做成拖布,带回到岗位上擦管线用,每年节约价 值高达 5 万元,8 年节约 40 万元。刘玉常说:“在工厂里工作,就跟咱们居家过日子一个样,不能大手大脚。”细心的刘 玉发现装车站台的 50 多个己二胺原料空桶内存有余料,他便找来小桶,将每个半人多高, 重约 40 余斤的原料桶翻转过来,一点一滴地积攒起来,再用于生产。每次回收的物料价值 千元以上,一坚持就是 13 年,节约成本约 150 多万元。刘玉的节俭还体现在创新思路上。“吃不穷,穿不穷,不会节约就受穷”,这种思想在刘玉心里打上深深烙印。刘玉创新思路,依据照季节更替,昼夜时差变化的不同,对装置区 域 819盏照明灯的照明时间进行调整,每年节约照明用电 5600 多度,6年下来,节省费用30 多万元。他利用技术特长,拓展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外延。为了节约装置水电汽消耗,刘玉以 0.2摄氏度为单位逐步调整 AMS 塔塔板温度,以每小时 0.1 立方米为单位调整焦油塔回流流量,连续跟班分析检测 1100 多次,使装置控制点优化达到了史上最佳,不仅提高了苯酚产品质量,满足聚碳级要求,还大幅度降低了各项能耗,节约生产成本 106 万元。刘玉勤俭节约的行动感染了每一个人,工厂以刘玉的名字建立了工作室,鼓励更多的员工参与到刘玉的节约行动中,在工厂内掀起了人人讲节约、事事算细账的热潮。

林松淑,女,朝鲜族,1963年生人,中共党员,现任延吉市公园街道园辉社区党总支部书记。从2001年7月至今,林松淑从事社区工作已有14年的时间,这14年间,林松淑在社区这个的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林松淑为了能更好地服务社区各族居民,林松淑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她把每天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居民最需要的和自己的感受都写在日记里。八年时间里,她累记撰写日记25余万字,记载着社区的发展与变化,记载着她八年的酸甜苦辣。这些日记,在杭州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展厅被人传颂。林松淑作为基层人大代表,通过提交议案、建议,反映了许多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几年间,林松淑提出的15项合理性建议被采纳。林松淑主动靠近、关心社区外来人口,使他们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园辉社区居委会班子7人,其中1人为外地户口的农民工副主任。林松淑在社区居民中享有很高的信誉,不少居民出国时将贵重物品交给她保管。林松淑自己花钱买了一个保险柜将这些人的托管手续妥善保管,现在这个保险柜已经有了34个人的贵重物品,其中有存折、房照、金银首饰、房屋租赁合同、养老保险金收据等,有些居民还把在国外赚的钱也寄给她保管。林松淑协调成立了园辉社区 “保护儿童爱心协会”,当起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爱心协会面向全社区境外就业人员、外出务工人员、外来劳务人员、残疾和低保家庭的子女开展定时专项服务,社区开办了3点半学校,她每天将留守学生集中起来,开展作业辅导、体育游戏、兴趣开发、法制教育等活动。目前,活动中心已注册登记的儿童有260名,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上高中,最小的才3岁。林松淑带领社区干部对社区399位老人的家庭情况进行摸底,建立老年人信息库,为老人们及时提供服务。林松淑将自家的幼儿园改建成了老年日托中心,免费向老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林松淑扶持了30余名下岗职工再就业,还带领班子成员先后创办了社区幼儿园、豆腐房等8个便民服务网点。

在林松淑的辛勤努力下,社区工作蒸蒸日上,先后被评为“全国人民调解模范居委会”、“全国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全国平安家庭示范社区”、“全国诚信建设示范单位”、“全国和谐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单位”、“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先进集体”;“州十佳民间组织”等100多项荣誉称号,她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社会教育突出贡献奖”、“全国劳动模范”“延边州十佳法治人物”、“延边州十佳社区主任”、“延边州十佳杰出妇女”、党的十八大代表等荣誉称号。

王宝胜,男,汉族,1957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84年到吉林省东丰县人民法院工作,历任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等职务,现任东丰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审判员。从事法院工作29年来,他心里装着百姓,工作一丝不苟,裁断平直如水,办理的近3000件各类案件,没有一件错案,没有一个当事人反映他办案不公。他秉公司法,刚正不阿,始终恪守人民法官清正廉洁的底线和本色。他三次罹患癌症,三次战胜癌症,重新回到了他无比热爱的审判岗位,继续把办好每一起案件,带好年轻法官、服务好人民群众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他是同事心目中的楷模,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的“铁法官”。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法官”、吉林省“勤政廉政优秀党员干部”、全省“十杰法官”,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2014年6月19日入选“全国最美基层法官”。王宝胜总是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生涯:“在二十多年的法官生涯中,我一直以自己是一名人民法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哪怕是清贫的、艰辛的,甚至被人称为狠心的、无情的,我都无怨无悔,我将以神圣法律为信仰,视廉洁清正为动力,在有限的生命里,完成时代赋予我的光荣使命!”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复旦投毒案二审开庭

吉林现今冬首场雾凇美景 扮靓松花江两岸

西安警方夜查城中村抓获17名“站街女”

科考队挑战南极:喝水要煮雪

精彩热图

四川成绵高速:53车因大雾相撞现场

网曝公务员开执法车公园打CS

85后小伙王虎的“面人梦”:微信淘宝卖手艺

山西一对新人举办“话剧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