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工作能否“抓铁有痕”,关键看巡视成果能不能被“踏石留印”地落到实处。昨天,吉林省对外公布了对中央第四巡视组反馈意见的整改情况——
清查出在企业兼职的党政机关干部1380人、将557个政府投资项目录入省级集中监管平台、公检法系统腾退超标准建设办公用房163036平方米.......
数字也许是枯燥、抽象的,却能生动地反映成效。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3个月来,吉林省委正是通过对反馈意见的高度重视、专题研究、逐一梳理、限期整改,通过不打折扣地落实细化分解的36项具体任务,确保整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1、巡视意见 国企改制、土地征用、工程建设等领域腐败案件易发多发
整改情况 立案48件、结案37件、处分38人
今年一季度,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对涉及建设、土地、国企、高校等重点领域的案件立案48件、结案37件,处分38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深化改革限权、依法确权、科学配权、阳光示权、全程控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制定《关于深入推进“五权”工作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指导意见》及其分工方案,将5方面26项任务落实到省直18个部门,目前正在组织实施。实施廉政风险防控标准化建设,确定廉政风险点,进行全过程监督。
2、巡视意见 公检法系统超标准建设、装修办公用房
整改情况 腾退超标准建设办公用房163036平方米,141个单位对超标准装修问题进行整改
存在超标准建设办公用房问题的48个单位已经全部整改完毕,应腾退办公用房149134平方米,整改中一些建筑物无法分割,但坚持标准从严、统筹考虑,实际腾退163036平方米,大于应退面积13902平方米。对涉及到超标准装修问题的141个单位区分不同情况进行整改,已经竣工、装修完毕的,在房产维护修缮中按规定标准整改;正在施工、外墙装修已经完工的,室内装修严格执行标准;外墙装修正在进行的,暂停施工,另行处理。
来源: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