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在"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目标、进程与中日两国的作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出席会议的中日专家普遍表示,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地区最为重要的两个经济体,两国在推进亚洲货币一体化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有巨大的合作潜力。
前日本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高桥亘研究员表示,今后,中日两国政府应该加强金融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携起手来积极推动亚洲金融一体化进程,进而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完善作出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说:"由于中日同为世界上资源消费的大国,都不愿看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因此两国在推动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公平合理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合作潜力。中日应该加强在G20框架内的合作,努力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新规则的制定。"
"中国积极参加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晓认为,中日两国在未来的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尤其是"抑制风险"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在这个方面,中日两国合作不仅具有共同利益,而且取得了初步成效。
李晓还指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目标应该是"控制失衡"和"抑制风险"相结合,以国际收支协调机制的合作"控制失衡",以汇率合作"抑制风险",通过国际储备货币、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监管等改革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据了解,此次研讨会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积极参加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研究"课题组和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共同主办,来自中日两国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在会上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来源: 新华网吉林频道 (记者 张建) 编辑: 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