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经济
网友热议"GDP质量排行" 追求高效告别低质量GDP
2011-08-03 17:37:35      来源:半月谈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理性看待GDP质量排行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以GDP作为衡量地方政绩乃至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过去3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环境资源代价付出触目惊心,迫切需要一套能够覆盖资源环境的统计体系,以反映环境状况与经济的关系,这也是人们最先从统计如何更科学合理的角度反思GDP的原因。就这个角度而言,正确引导地方政府追求高质量的GDP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于当前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也同样有着积极引导作用。不过,从长远发展而言,GDP并不等于民众生活的幸福,也不等于中国进入世界经济强国,因此,淡化GDP乃至最终放弃GDP主义才有可能实现我国经济的真实跨越。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现状来说,东部发达地区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阶段,尤其是传统的GDP大省(如山东、江苏、广东等)已经不可能持续延续原来的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这不仅是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制约,而是整个产业的发展需要,而且GDP高速增长,节能减排的压力不断增加,正在迫使各地经济发展方式朝着平衡、健康的方向转型,这是整个经济发展规律的需要,所以说,这一类先期发展的地区必须率先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才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促进我国整个经济产业链的升级。

我们确实看到,在GDP的政绩观下,地方政府通过掌握发展资源不断地扭曲着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一方面,通过上大项目、大投资等政府主导投资拉动GDP增长,比如大型的公路桥梁以及房地产建设等。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追求政绩,出现大量违规和工程质量大幅倒退的情况,最典型的例子是,最近频频爆出的钱塘江三桥坍塌事故。此外,短命的房子也让老百姓住得胆战心惊。另一方面,全国各地疯狂的招商引资,地方政府为了实现GDP增长,利用手中的权力与市场资本结合。最终导致环境污染、资源破坏、低价圈地、低工资等问题长期存在,而低水平重复的产能爆炸似地扩张,又使得这些产能最终以退税补贴的形式来实现,最终造成我国不断地补贴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但是,即便是陷入到这样的发展困境,地方政府对于GDP的崇拜依然非常强烈。地方做大GDP的冲动从近期各省陆续公布的经济半年报中便可见一斑。梳理各省发布的数据发现,除京、沪外,29个省区市上半年GDP增速均超过了全国9.6%的水平。

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地方光有GDP不行,但没有GDP也万万不行”。所以,我们必须理性而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诚如牛文元所指出,发布报告主要目的在于“让公众科学地认识GDP,既不盲目崇拜GDP,也不盲目抛弃GDP”。可以这样认为,淡化GDP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自然转型,也不意味着解决民生问题就没有新的问题。民生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地方政府似乎也永远处于“缺钱”状态中。因此,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还是要实现政府的转变。

来源:半月谈 编辑:于姝楠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2010年全国财政支出89874.16亿 民生支出占2/3
故宫公布文物受损处理结果 直接责任人被记大过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