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5日,河南省中牟县青年路办事处菜农刘老开(右)和家人一起在田里收芹菜。蔬菜之乡河南省中牟县的2万多亩芹菜大获丰收,由于今年的种植面积比去年大面积增加,导致芹菜价格创下新低,村头的批发市场收购价格均在每斤0.1元以下。目前,中牟县芹菜滞销问题已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通过多种形式拓展销售渠道,确保芹菜尽快销售是当务之急。新华社记者赵鹏 摄
“市长负责制”不是口号 “菜篮子”考验调控能力
记者调研发现,打破“种菜赔、买菜贵”的怪圈,对各级政府调控能力是个考验,需要多管齐下,让“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真正硬起来。
河南省农业厅经济作物推广站陈彦峰认为,从源头看,多数菜农依赖上年度产销基本面的生产决策极易导致盲目扩种,而以散户为主的蔬菜种植模式,要准确统计供给信息很困难,应通过土地流转扶持蔬菜合作组织,实行规模经营,从源头实现供需信息对接,增强菜农定价的话语权。
同是芹菜种植户的中牟县官渡镇菜农王艳兴说:“我加入的菜农合作社与城市超市建立长期供菜合同,确定各家种什么,种多少,家里一亩芹菜4月前就销售完了,每斤卖价接近1元钱。”
一些干部同时认为,完善菜价调控的财政金融手段,建立长效的蔬菜价格保障机制。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认为,要重点研究利用财政、金融资金完善“蔬菜收购保护价”机制和建立蔬菜生产的政策性保险基金,有效化解蔬菜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针对流通环节的问题,王琳建议,政府除继续落实“绿色通道”优惠外,应通过建立城市蔬菜直销点、税费减免等措施来缓解蔬菜流通负担,特别是出台政策扶持物流企业参与到初级农产品运输中来,通过专业化、集约化经营降低物流成本。
有关专家表示,破解“菜篮子”难题,还需要实行严格的价格监管,加强种植信息和市场信息的监测,定期发布权威的产销信息。同时要完善农产品收储和托市调控机制,在保障蔬菜产销各方正当利益的同时,坚决打击炒作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防止菜价“大起大落”。
来源:新华网 编辑:段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