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环相扣5环助推大武汉腾飞

2007年12月,全长188公里的武汉外环线全线通车。时隔3年后的今天,全长91公里的武汉三环线全线通车。
大武汉,已拥有了2条快速环线。记者昨日从武汉规划、城建部门了解到,目前正在改造、建设的还有2条环线,即内环线、二环线;已规划、有待建设的1条,即4环线。5条环线连同与之相连的放射线,共同构成了武汉路网的主骨架,将助推大武汉腾飞。
内环走向屡调整多处路段在改造
武汉内环线全长28公里,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二桥是内环过长江通道,江汉一桥是内环过汉江通道。但规划部门去年调整内环线走向,长度增至30公里。新的内环线走向为:汉口解放大道——硚口路——月湖桥——江城大道——墨水湖北路——马鹦路——鹦鹉洲长江大桥——武昌鲇鱼套附近规划路——津水路——中山路——友谊大道——徐东大街——长江二桥——解放大道。
不过,由于很多人对新内环线难以接受,为保持环线概念的连续性,武汉市最近又明确内环线走向还原为最初版本,取消新内环的提法。
内环线虽然早在1995年已经成环,但道路等级却并不高,达不到快速路的标准,沿线红绿灯多、车速慢。
目前,武汉市正逐步对内环线局部路段进行改造。正在建设中的徐东高架桥,打通了通往长江二桥的一个重要瓶颈,预计下月20日通车。刚刚开工建设的中北路高架桥,明年9月完工后将使中北路更通畅。而规划建设的还有傅家坡立交桥、京汉大道上跨武胜路的高架桥等。
二环缩短4公里5年后全线贯通
根据最新规划,武汉二环线长度为48公里,比原先缩短4公里。新规划的二环线由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江汉二桥及发展大道、水东路、东湖路、珞狮北路、珞狮南路、雄楚大街、墨水湖北路、龙阳大道等道路围合而成。二七长江大桥将于明年10月通车,鹦鹉洲大桥今年9月已开工,计划2015年建成通车。江汉二桥目前已改造完成。
二环线汉口段2009年开工建设,目前进展顺利,预计明年9月能全线建成。二环线汉阳段今年7月已开工建设。二环线武昌段分多段施工,其中马房山通道早已通车,珞狮路高架桥今年11月底已部分通车,水果湖隧道、二环线东湖路段明年4月通车。二环线水东段今年夏天也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9月与二七长江大桥同步通车。二环线雄楚大街立交去年开工建设。
二环线将于2015年全线建成通车,届时二环以内基本能实现任意两点45分钟内到达。
四环全长132公里将成快速货运通道
武汉市又开始谋划建设四环线。
规划方案中,四环线位于武汉外环线与三环线之间,全长约132公里,约82%的路段利用了现有或规划的主、次干道通道资源,节约了土地空间,避免对规划区造成新的分割。
新建青菱、武钢两处过长江通道,9处过汉江通道,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25处。全线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按双向6车道的高速公路设计标准,路宽33.5米,匡算静态总投资约249亿元。
四环线目前的初步走向是从新洲区的巨龙大道到东西湖区的金山大道,再从东西湖汉西过汉江,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常福新城过江到黄家湖大学城,从庙山藏龙岛再到流芳和豹澥,转弯进花山到青山过江,再到武湖。
四环线预计明年开工建设,该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主城区对外出行需求进出转换的重要通道,可有效弥补现有外围环线布局的不足,丰富现有环线路网中公路环线以及市区货运快速通道,也是武汉市重要的货运快速通道以及市区过江通道的必要储备。
专家称“环线+放射路网”可舒缓武汉交通压力
武汉建成5大环线后,能否有效缓解市区交通压力?
专家表示,环线并不是彻底解决交通拥堵的灵丹妙药,还需要加快放射性道路建设,控制机动车数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等措施。
武汉市规划设计院市政规划专家叶青介绍说,以过江通道为纽带构筑环线成了武汉的必然选择。环线便于聚集和疏解过江车流,再配以若干放射状快速路,可使环线内外的车流快速转换,盘活整个交通。因此,环线加放射的路网结构是适合武汉市情的。
叶青说,如果武汉不适当控制机动车增长速度,不合理调整用地结构,不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仅有环线最终还是解决不了拥堵问题。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城市交通管理研究所所长胡润州表示,“环线+放射”状的快速交通系统,确实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但环线也不是万能的。
他说,真正疏解交通的是放射状道路。因为环线都有出口,大量交通易在出入口发生堵塞,对缓解交通没有多大好处。
来源:楚天都市报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