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洗衣服卖杂货当裁缝,我都做过。”孙桂梅伸出一双纤细的手说,只要是用这双手能干的,为了生活她都想试试
“虽然不知道路还能走多远……我想努力活在今天”
“看我这手,虽然关节疼,但做起事儿来还灵便。”
“父亲去世后,一直开这个十字绣店?”记者忍不住好奇。
“不是。”
父亲撒了手,孙桂梅重新规划了生活,母女生活得艰苦也有滋有味。
“洗衣服、卖杂货、当裁缝,我都做过。”听说市里能帮残疾人创业,母亲推着孙桂梅到了区残联,在区残联的张罗下,母女东挪西借又凑了几千元钱,开起了一家洗衣店。洗衣店里设施简单,一台旧洗衣机、一个二手旧熨斗,几十个衣架,想不到一天下来,真能赚个几十元。
洗衣店让孙桂梅和母亲的日子有了起色,也悄悄带来了新的难题。洗衣是个力气活儿,孙桂梅除了白天收衣服,几乎插不上手,母亲经常忙到深夜,几个月下来就病倒了。
母亲一病,洗衣店不能营业了,更要命的是,孙桂梅连上厕所都无法自理。邻居看着母女俩可怜,帮着照顾了一段日子,母亲渐渐康复了,两人卖了“设备”,攥着几百块钱,想接下来怎么活?
孙桂梅想了几天,也没想出适合自己的活儿。一天,母亲穿着破旧的衣服在收拾屋子,孙桂梅脑中一下闪出个念头:“开洗衣店时,就有人让我帮着织补衣服上的破洞,咋不开家织补店呢?”
守着缝纫机,孙桂梅的织补店开起来了,店铺开得顺利,生意却很冷清,每月1500多元的房费交出去,母女几乎剩不下生活费,孙桂梅只能另想出路。在邻居的建议下,孙桂梅和母亲去大棚进了一批拖鞋等杂货到街边卖,可其他摊贩见城管来便迅速收摊,她们办不到。
“2012年,时兴了多年的十字绣又火起来了!”孙桂梅说,这东西绣起来不难,要的就是个耐心,无论是女孩子,还是居家主妇,很多人都喜欢绣上一个,摆在家里,送给朋友,有新意也很体面。孙桂梅也学了手艺,上了一些十字绣材料,开起了十字绣店。区残联帮着协调租房取暖费等问题,一年算下来能省七八百元。
孙桂梅的十字绣店,和别家不一样,她不但卖十字绣针线等原材料,还卖自己绣出的作品,最吸引顾客的是,出售十字绣原材料时,她还花上好大一会儿功夫教顾客咋绣。
“现在生意不好了,真舍不得这份活儿。”孙桂梅说,要是店铺实在支撑不下去,就得停业,她还得想别的办法谋生。为防止那样的事情发生,她正在努力,谁能帮她一把更好。当然,哪位残疾朋友想到适合她的其他谋生方式,孙桂梅希望大家能一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