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范亚平:创新是学校的内涵发展之路

2012-06-28 16:11:10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范亚平:创新是学校的内涵发展之路

范亚平(前左一)校长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前左二)切磋球艺

在河南济源的蓝天白云、青山碧水之间,坐落着一所魅力四射的中原名校——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与美丽的城市相映同辉。这所学校的魅力,源于她能谋势而动,不断创新。记者走进济源一中校园,看到教学楼宽敞明亮,办公楼新颖别致,绿树成荫,草坪如茵,确已今非昔比。

记者在学校了解到,近年来,在校长范亚平的带领下,济源一中实施校兴科研、科研兴校战略,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推行精细化管理,以研究性学习、科技活动和体育艺术教育为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巨型学校办学模式的“三化”创新

据了解,2003年,济源市委、市政府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投资3亿元兴建了占地515亩的济源一中学苑路校区。新校区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设计规模120个教学班,被称作“济源基础教育的航母”。

迁入新校区的济源一中,学生人数从最初的2500余人扩展到今天的7000余人,教职工由170多人增加到近500人。面对这么一所超大规模的巨型学校,如果按照传统的模式来管理,必定会存在很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济源一中人在范亚平校长的带领下,迅速更新观念,破解发展难题,用管理创新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范亚平校长说,“结构创新——条块化”。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济源一中采取了“统一领导、条块联动”的管理措施。“统一领导”,就是要保证校党委对学校全面工作的统一部署和领导。“条”式管理,就是将学校的整个管理层面分为行政、教学、德育、后勤4个方面,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别为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各职能部门对各年级的相关工作进行协调、服务。“块”式管理,即全校分为三个年级部,每个年级部按照力量均衡的原则分为两个教学部。年级对教师和学生、教育和教学具有全方位、多层面的管理权。各年级可根据学校的有关管理条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条块联动”,就是各年级、各处室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围绕总体目标和阶段工作重点协调地开展工作,既相互合作,又相互促进、相互支持。“条块联动”的模式使学校管理由“大”变“小”,化难为易,极大地方便了管理。

“组织创新——扁平化”。为避免传统的管理模式导致职责监控效度、考核准确度和管理强度削弱。济源一中逐步弱化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权,使他们的职能由管理逐步向服务转型。同时,在每个年级设立教学处和德育处,成为年级的“两翼”,分别负责年级的教学和德育。扩大年级领导的责、权、利,年级拥有对教师的聘任权、考核权、评优晋升推荐权和相应的经费支配权,直接对校长负责。管理重心的下移和管理层次的减少,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使学校管理更具有人文性、柔性以及民主性。

“过程创新——精细化”。为避免学校规模扩大导致的管理失控。济源一中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工夫,提出了 “学校OEC管理法”,即总账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通过落实管理责任制,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形成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的利益共同体。该校明确提出:人人都要树立领导意识,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问题谁负责”的责任分解与责任追究制度,用明明白白的制度,清清楚楚的“尺子”,保证工作扎扎实实。精细化管理弥补了巨型学校因管理宽度过大而导致的管理效率较低的不足,形成了带动学校良性发展的健康机制。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范亚平说,我们济源一中人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的教育变革应该是课堂的变革,因为课堂教学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践行课改理念的主渠道。基于此,济源一中在五届二次教代会上提出: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发动教师,取百家之长,酿自家之蜜,深入开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活动,以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为了鼓励创新教学模式的开展,济源一中制订了具体的奖励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师们的热情迅速被调动起来,由被动引导逐渐变成主动参与,他们学习探究各种教育教学理论,反复比较摸索,结合自己的授课特点,精心选择大胆实验,寻找最适合学生也最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之路。目前,这项活动已初见成效,涌现出了 “动感课堂”、“三步教学法”、“探案侦奇构造式教学模式”等等,百花齐放,争奇斗妍。

全体语文教师发挥“群研智慧”,创设“学生主动、师生互动、思维灵动”的动态课堂。这种课堂基本可分为四种课型:批注型、诵读型、习题型和写作型。写作型课堂加大了写作量,当堂写,当堂收,当堂改,具体时间安排为50分钟作文,30分钟批改,10分钟讲评。批改方式为小组对改,每份作文至少三人过目,其中一人为主评人,最后由主评人参考所有评阅人的意见为作文写出评语。然后把作文返还给作者,由作者根据别人所提意见写出100字左右的后记。教师把作文收起来后,认真审查学生批改情况和后记写作情况,挑选若干较优秀的作文,装订成册,有突出问题或优点的,教师还要作出点评。然后将作文选集发给学生,在班内传阅,学生可以在选集中的任何一篇作文上再加以点评,甚至可以另附纸张表达自己的读后感。这样的一次写作课,学生所写的文字应该有1000至1200字,大大超过了一般性的作文课。学生的作品也频繁发表于《个性化作文平台》和《语文学习报》等报刊上,并受到了中央教科所专家的一致好评。

创新教学模式给课堂带来了鲜活的生命力。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济源一中的每一堂课无不体现着这样的特点。同时,开放性的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生成一节节自主课堂、活力课堂、高效课堂,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从“三人行”到“8+1”——班主任研修模式创新

创新教学模式的深入开展,还带来了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变化,即带动了班主任研修模式的创新,推动了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

范亚平告诉记者,我校教科研处主任秦望在进行班主任研修时发现,与教学交流相比,班主任之间的交流更缺少内驱力,很难形成团队,这不利于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而班主任的专业水准又决定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课改的成败。于是,秦望首先联合志同道合的杨兵、王晓琳,三人组建了一个班主任专业发展研修团队,进行基于校情、基于学情、基于班主任实际的校本研修。慢慢地,学校其他班主任也被吸引进来,“三人行”变成了“8+1”(其中一位是四川绵阳的班主任,在网上进行交流),成员扩大到了9人。

该团队强调每一个成员在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之外,至少要拿出1个小时的时间,学习、研究、反思班级管理工作(即“8+1”的另外一个含义),每周进行一次团队研讨。研讨的内容一是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利用集体智慧解决个人班级管理的思维短板。二是交流共读感悟,共同分享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的心得体会,提升团队成员的教育智慧。三是资源共享,把个人搜集到的有价值的德育资源拿出来供成员品评共享。四是整体规划,规划班级下一周的班会、活动及日常管理。在这里,每个成员的每一次进步都得到了团队的鼓励,每一个困惑都得到了团队的关注,每一个想法也都愿意跟团队分享。

班主任研修团队提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优异成绩+研究成果+专家型班主任”,并且制定了自己的行动纲要,团队成员胸怀理想而又脚踏实地,目前已取得了一些成绩:每人所带的班级都是学校优秀班集体;每位成员都有自己个性化的研究方向;团队成员已有六篇班级工作案例入选“大夏书系”;刚刚工作五年的青年教师杨兵出版了个人专著《魅力班会是怎样炼成的》,该书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用书;王晓琳的案例研究引起了“新教育”的重视,现主持“教育在线班主任问吧”;秦望被评为“河南省十佳班主任”,主持《济源教育》“班队经纬”专栏;团队的其他成员分别致力于“成功教育与班级管理”、“企业文化与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管理”等课题的研究,并都已有一定的收获。

据悉,2009年7月,该团队经媒体报道后,在省内引起了热烈反响,团队成员相继被邀请外出讲学已达五十余场。如今的班主任研修团队在济源一中,“星星之火”已呈“燎原之势”,大批班主任纷纷加入,这为新课改背景下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也实实在在地推动了学校的“创模”发展,为学校的内涵建设注入了新的源泉。

墙内开花内外香——体育艺术特色建设创新

据了解,济源一中在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该校舞蹈队选送的舞蹈《梦开始的地方》在全国68个舞蹈类节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这已是济源一中连续三届参加这一国家级赛事,继在第一、二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奖之后,又一次获此殊荣,这在全省同类学校中是绝无仅有的。

这仅仅是济源一中体育、艺术教育教学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学校将体艺教育作为特色项目全面推开,把“全面+特色”、“合格+特长”作为办学目标,开设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各类特长辅导,通过团队建设、课外活动、对外交流以及每年的美育节、运动会等途径促进了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

在历届河南省中学生运动会和“晨光”杯体育比赛中, 学校代表队多次荣获团体、单项冠军,奖牌数位居参赛学校前列。学校篮球代表队在全国第四届CSBA中学生篮球锦标赛中成功晋级前八强,并分别在2007年和2009年与日本奈良高校体育联盟进行了多次交流,双方结成了永久性的友好关系。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艺术教育同样璀璨夺目。近年来,学校共有80多个文艺节目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获奖。舞蹈《校园情怀》、《朝霞》、《红伞情》、《阳光网络》等多次参加全国艺术展演和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并应邀赴香港参加香港回归8周年文艺庆典演出及赴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进行访问演出。此外,学校每年都有数百名体育、艺术特长生被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院、武汉体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名校录取。

在济源一中,特长教育“锦上添花”,普及教育 “遍地开花”。正如范校长所说:体艺教育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一部分,我们将在普及中提高,在提高中普及,在群众性特长教育和竞技性特长教育中寻找最佳结合点,培养更多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使这一特色品牌更加璀璨夺目。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济源一中这艘基础教育的“航母”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为内涵发展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创造了卓越的教学业绩,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在省内外教育行业中声誉鹊起,赢得了兄弟学校和业内专家的一致称赞。然而勤奋的一中人没有停下探索的步伐,而是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他们以内涵发展为依托,以教学模式创新和学校文化建设为两翼,乘着教育改革发展的东风,自由翱翔在基础教育的辽阔大海!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常城) 编辑:宁波

编辑:宁波 标签: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这张图完美诠释什么叫父爱

中欧水上教育学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他把自己的哈士奇养成了狼

“不朽的梵高”艺术展在京开幕

精彩热图

安徽安庆:7座车塞进19人 交警严查“黑校车”

职业模特大赛美女云集青岛 穿比基尼秀身材

化静为动,日画师让浮世绘动起

天才酒醉后居然设计了新款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