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十载呵护重病弃儿 汝州矿工夫妻演绎人间大爱

2012-05-29 10:21:57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十载呵护重病弃儿 汝州矿工夫妻演绎人间大爱
陶传民一家三口。桂焱炜 摄

人间因爱而美好!5月25日下午,汝州市区东环路朝阳花园棚户改造区的一户单元房内,接过记者为他剥好的香蕉,小陶生很懂事地叫了声叔叔。户主陶传民骆金群夫妇拿出一个信封,里面是小陶生10年来的所有照片。记者看到,小陶生去年9岁生日时的一组照片十分可爱,一件黄白相间的衬衣外罩着红色的小马甲,摆出的POSE显得特别精神。看着照片,陶传民夫妇10年来抚养小陶生的点点滴滴又浮现在眼前。

10年前,平煤神马集团朝川矿职工陶传民车座下捡回了一个重病弃婴,为其取名陶生。10年来,他和妻子骆金群为了照料孩子,没有睡过一次囫囵觉。知道自己身世的小陶生无数次在梦中哭喊着:我想爸爸妈妈……

如今,陶传民和骆金群身体状况大不如前,看着10岁的小陶生,他们希望能找到陶生的亲生父母,让他们早日骨肉团聚。

车座下捡回重病弃婴

人间大爱,是不讲代价的爱,是不图回报的爱。

2002年5月5日上午,陶传民从汝州市区返回朝川矿区,公交车行至汝州市小屯镇鲁辛庄附近时,他隐约听到车后边有断断续续的婴儿哭声,仔细寻找才发现,在后排车座的下面有一个襁褓,里面包裹着一个还没满月的男婴,孩子脸色发青,嘴唇发紫……一看就知道是一名弃婴。

作为煤矿医院医生的陶传民当即断定孩子患有心脏病,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和关爱生命的善良本性让他赶忙把孩子抱回家里,希望能及时救治保住孩子的生命。贤惠善良的妻子得知孩子的来历后,也很支持丈夫的行为。

他们将孩子带到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陶传民知道,此病很难治疗,必须在2岁至6岁期间做手术,手术费用至少得三四万元。

陶川民每月的工资并不多,骆金群没有工作,他们窘迫的家境实在难以担负昂贵的医疗费用,夫妇俩决定将孩子送人。他们跑遍了周围要孩子的人家,可人家一听说孩子有那么严重的疾病,就一口拒绝了。

“好歹也是一条命儿,咱既然看到了就不能不管呀!”陶传民和妻子商量着。最终,他们决定收留这个男婴,就是再艰难也要保住孩子的一条命。

陶传民夫妇按照药方天天给男婴喂药。因为陶传民要上班养家糊口,没有工作的骆金群就专门负责看护。

“小孩儿呼吸不畅,肺部缺氧,吃奶老是呛,20毫升的奶要喂上半天,每天至少喂上七八次。夜里也要喂奶,再加上大小便的次数多,我一晚上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整天眼睛都熬得充血。”说起刚开始的两三年,骆金群记忆犹新。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精心照顾下,男婴暂时脱离生命危险,病情开始趋于稳定。夫妇俩高兴之余,给男婴起名陶生,寓意“死里逃生,逢凶化吉”。

然而,小陶生并没有像他的名字那样顺利平安,经常发烧、咳嗽,多次生命垂危。

因为有先天性心脏病,3岁之前,小陶生经常发烧,吃药也不管用,必须输液,一输就得十天半月,医院抢救不知有多少次,病危通知书也收到好几张。输液的次数多了,在小诊所里,孩子的头皮针扎不上去,只能到市里的大医院。

2003年2月的一天,小陶生再次发高烧、咳嗽不止,吃了退烧药后体温仍然在摄氏40度以上,且脸色发青,情绪烦躁。夫妇俩赶紧找车、借钱,将小陶生送到了医院抢救。在医院抢救了6个小时后,孩子的生命体征渐渐消失。夫妻二人虽然情绪十分低落,但却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他们固执地地守在小陶生的病床前……两个小时后,陶传民突然发现小陶生的手指动了一下,眼也好像睁了一下,他赶紧拿起听诊器,竟然听到了微弱的心跳。夫妇二人惊喜万分,马上联系医生再次进行抢救。手术一直到凌晨2时才结束,小陶生终于苏醒过来。

“那次,医院把小陶生的氧气费、床位费等能免的都免了,仍然花去了13000元。但孩子总算逃过一劫,这钱花得也值。” 回忆起9年前的一幕,陶传民欣慰地说。

10年来,陶传民微薄的收入中,很大一部分都用在了小陶生治病就医上。他们没有为自己的孩子尽到太多的责任,却为救治小陶生花去了近20万元。

历经磨难仍坚守

给小陶生看病时,夫妻俩总是骑自行车,以便省出车钱治病买药。2004年冬的一天,为了节省几块钱的三轮车钱,陶传民带着妻子给小陶生去看病。下坡时,自行车链子突然断掉,陶传民一不小心栽倒在路边,把骆金群重重地摔在地上,骆金群的后脑勺摔了碗口大的血包,胳膊几乎不能动弹,十几分钟才苏醒过来,但仍然下意识地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到了医院,小陶生住在内科病房,骆金群住在外科病房,陶传民来回奔波,累得筋疲力尽。

“一直到现在,胳膊也不能往后面伸,头上还有个小坑儿,多少用点力就疼得厉害……”骆金群告诉记者,因为生活艰难,自己不舒服很少去医院,眼睛得了白内障也没有治。近段时间,汝州市区的一家眼科医院免费开展白内障手术,她才有机会去治疗……

“记得最艰难的一次,小陶生感冒厉害,住院一个多星期还没好。刚发完工资就去付医药费,没几天家里就仅剩下30块钱了,我们每天都啃几口蒸馍凑合着……”陶传民感慨地说,他们平时根本不吃肉,偶尔吃顿豆腐就是改善生活了。

2005秋天,陶传民从报纸上得知国家实施“明天”计划、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免费给残疾儿童做手术的消息。在汝州市民政局的帮助下,夫妻俩把孩子带到洛阳进行手术。小陶生的心脏病很严重,手术属于高危险性手术,但如果成功,极有可能痊愈。手术进行了5个小时,非常成功。孩子的气色逐渐好转,脸红扑扑的,指甲、嘴唇也有了血色,这让陶传民夫妇激动万分,毕竟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小陶生的先天性心脏病得到控制。

由于长期生病,小陶生的体质虚弱,智力发育也达不到正常孩子的水平,只能说“爸爸、妈妈”等一些简单的词语,但这足以令夫妇俩欣喜不已。他们曾经有过给孩子上个户口的想法,希望能得到城镇居民的低保照顾,但由于不符合条件一直未能如愿。

据了解,曾经有人对陶传民夫妇的做法不理解,说他们是傻子,更有甚者,说小陶生其实就是陶传民夫妇的亲生儿子。“我们早就在医院做过亲子鉴定,DNA和血型均不相符,是非曲直,自有公道!”多年来,面对这些风言风语,陶传民夫妇依然坚守着。

亲爸亲妈你们在哪里?

3年前,由于购买朝川矿棚户区改造房,陶传民借了2万余元付了首付款,剩下的3万元全部使用住房公积金。看着别人喜气洋洋地住进了新房、放鞭炮庆祝时,陶传民的心里并没有太多的喜悦。“欠着几万块的外帐,每月还要付600多元的住房公积金贷款,还要应付一家人的日常开支,光凭我一个人的工资实在是勉为其难呀!”

记者在陶传民家里看到,室内除了一台22寸电视机外,没有任何像样的摆设,家具都是使用了多年的老旧家具。由于生活拮据,陶传民开了块小菜地,平时很少买菜。

骆金群说,小陶生长这么大,很少穿过新衣服,几乎没有任何玩具,平时的营养也跟不上,偶尔在街上看到卖水果的,小陶生都会站着不走,伸着手要吃,但她从来没有买过,不是不舍得,实在是没有能力。

说话间,小陶生伸手要吃面包,陶传民怕他一次吃得太多撑着肚子,就不同意。没想到小陶生竟然发起脾气来,朝陶传民的身上打去,并把记者递给他的小面包扔在地上。陶传民苦笑说:“孩子可怜,从小有啥事儿都是惯着他,脾气可大了!”骆金群把小陶生揽到怀里,好言好语哄了一阵儿,他这才安静地看起动画片来。

“小陶生其实很懂事儿,每当我不舒服的时候,他表现得可乖了,他会趴在我的身边,让我去医院。知道自己身世的小陶生常在梦中哭喊:我想爸爸、妈妈……”说到这儿,骆金群的眼睛湿润了。

十载风雨,十载付出。当年身强力壮的陶传民夫妇如今已是两鬓斑白,腰身佝偻……经过10年的悉心照料,小陶生长大了。

陶传民到了要退休的年龄,他的身体也每况愈下,肺功能不好,上个楼都觉得呼吸困难。过度操劳也让只有55岁的骆金群患上了低血压、贫血、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去年腊月,骆金群突发心脏病,花了六七千元总算抢救了过来。从那以后,夫妇俩就担心起来,现在他们抚养小陶生已经是力不从心了,万一哪天他们突然离开了,小陶生的生活该怎么办呢?

陶传民夫妇收养小陶生的事儿,经当地新闻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汝州市有关部门曾多次为陶传民提供帮助,朝川矿工会也曾经发出捐款倡议,号召工友们献出爱心,帮陶传民一家人缓解暂时的困难,这令陶传民一家十分感动。

如今,夫妇俩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他们希望通过媒体能找到小陶生的亲生父母,让他们骨肉团聚。也希望能有热心人士和社会机构伸出援手,让小陶生进入特殊的教育机构,学习知识。

“图什么呀?总想着他是一个生命,还是个病人,我是一名医生,关爱生命和救死扶伤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现在已经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如果将来小陶生有个安稳的去处,我们这些年的辛苦就算没有白费,就是哪天我们离开了也放心呀!”面对人们的不解和非议,陶传民朴素的话语间满是对生命的爱和对孩子美好未来的希冀。

小陶生是不幸的,他被亲生父母无情的抛弃;小陶生又是幸运的,在人生的道路上,享受着陶传民夫妇给予的无私的人间最真挚、最美好的爱。临别,小陶生步履蹒跚地和“爸爸妈妈”一起挥手向记者道别,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陶传民夫妇10年来的付出,换来的是人间最珍贵的情义。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张雷龙 通讯员 桂焱炜 樊建伟)编辑:于姝楠

编辑:于姝楠 标签: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第四代“周恩来号”机车换型上线 见证中国铁路发展史

南宁惊现“桥贴贴” 上演桥楼亲密“接吻”大战

交警为减轻车祸伤员痛苦 托举其3小时

中国方阵参加俄罗斯举行红场阅兵夜间彩排

精彩热图

西安247名中学生体验“古今合璧”成人礼

西安一女子推婴儿车横穿马路被撞身亡

广西:一次“碰瓷”的全过程

济南千人同时美容创吉尼斯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