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麦田管理及时有效。农情统计显示,全省冬前麦田管理累计中耕1253万亩、追肥1122万亩、化除2714万亩、浇水78万亩。由于管理到位,基本实现壮苗越冬。特别是今年中央财政下拨河南3.99亿元小麦“一喷三防”专项经费补助,对防灾减灾、提高粒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是气候条件整体有利,小麦长势好。最新卫星遥感监测显示,全省小麦整体长势较好,明显好于越冬前和去年同期。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介绍说,小麦产量是由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个因素构成的。目前河南小麦的亩穗数和穗粒数已经定型,唯一不确定的因素是千粒重,当前正是籽粒灌浆和粒重形成的关键时期。
郭天财分析:“从目前来看,土壤墒情适宜、茎蘖头数充足、个体生长健壮、亩穗数增加、大面积长势均衡,特别是往年产量不稳定、波动大的旱地小麦长势好、预计增产幅度大是今年河南小麦生产的突出特点。”
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告诉记者:“预计今年小麦收获期将比上年推迟2至3天。如果不发生干热风、连阴雨等天气灾害,今年河南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年。”
但专家同时提醒,在小麦成熟收获前的20来天时间里,发生病虫害、干热风、烂场雨导致大面积倒伏等影响粒重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各地要继续立足于抗灾夺丰收,切实抓好后期麦田管理,把有可能发生自然灾害造成的减产损失降至最低。
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