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慧丽老师和创造实践小组的调研员合影
中牟县金花种植合作社主要种植紫红薯、黑花生和黑山药等特色农产品,成立于2009年,该合作社的主要组织形式是靠亲友入社开始的,农民的合作意愿主要是想通过合作社得到种苗、种植技术和市场销售,农民的收益有所提升,但是抗风险能力较差,合作社也没能通过组织化解决好风险问题。中牟县官渡养猪者合作社是一个合作社异化的典型,合作社社长通过和厂家合作销售兽药赚了不少钱,农民通过获得养殖技术减小了养猪风险,也获得了收益,虽然已经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合作社,但是农民广泛的受益也不能说是件坏事。中牟县春风果蔬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草莓,虽然通过合作社解决了技术和种苗难题,但是合作社社员依然面临着市场销售问题,其产品一直打不开销路。
而兰考县的合作社在何慧丽教授理论和实践推动下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在抗风险方面,南马庄无公害大米生产合作社通过统一购买相关设备和引入种植技术,很好的减小了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在组织化方面,兰考县的合作社通过村两委的监督介入,以及“双培养”模式,很好的解决了合作社发展中可能面临的利益驱动下的组织变异;在销售方面,何慧丽教授曾经亲自披挂到北京卖米,在郑州卖猪肉,现在主要与北京、郑州等地方的大型超市签订购销合同和包地种米、包地养猪等方式很好的解决了市场销售问题。
何慧丽教授还介绍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方面所形成的相关经验。政府主导,主要是村两委对对合作社组织化的推动和支持,农民主体,就是保证农民的积极参与和相应的主体地位,社会参与,就是通过社会力量解决资金、人才和市场等方面的问题。
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合作社很好的解决了农民生产经营方面的很多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中很有创新性的一个发展方向,虽然还面临着许多发展中的问题,但是合作社是在成长的,是在逐渐成熟的,合作社通过文艺队的建设有效稳定了农村社会,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合作社通过资金互助的形式,解决了农民生产生活中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促进了农村市场的流通和加强,通过合作社品牌的建立和巩固,有效保证了农民对生态产品的重视和生产过程中的自我约束。合作社在农村市场建设方面和新农村建设方面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合作社建设的相关经验应该大力去推广。
最后,创造实践小组的成员都表示此次调研收获很大,他们由于经费有限,食宿条件都很艰苦,甚至为了节省20元的车费夜行5公里。但是他们都非常的快乐,他们都说:“新时代的大学生不应该忘记吃苦耐劳,不应该忽略了中国的国情,而通过进入农村实地调查,能够很好的丰满新时代大学生的意义”。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生俊东 通讯员 高祥银)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