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地名承载丰富历史信息
北海市的合浦县、昭平县的黄姚镇等古城、古县、古镇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地名文化,记载着许多历史事件,每一个地名往往就是个故事,具有巨大开发利用价值。长期以来,我区行政区划调整中随意调整注销具有历史意义地名的做法时有发生。二普工作将开发、研究、保护、运用这些古地名文化,展示地名文化内涵。
命名异义是一种历史现象,除了现在命名的地名,一般地名都有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一两千年历史。历史地名反映命名时的重要文化事项,记录着地域的开发史。一个地域如果在不同时期被不同人群多次命名,就会有若干个异名,各个名字有各自的得名之由,构成地名文化叠加。比如友谊关,之前有壅鸡关、睦南关、镇南关等名,开展二普,将发掘更多地名不同时代的历史印记。
有些历史久远的地名,其得名之由不方便考证。如“玉林”,其命名义就很难考证了。一些小的地名,并未承载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基本没有附加义,其命名义更没有文献记载。
“地名就像给孩子命名一样,很多孩子的名字的寓意只有家人知道。”杨再念说,如果不对地名进行普查,很多地名的深层次含义就会慢慢消逝,这是非常让人遗憾的。据了解,除了方便群众,传承历史文化,地名在巩固边境稳定方面也起到积极作用。
4呼吁各界配合支持二普
地名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据了解,我区地名文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够,我区将利用3~5年时间,推进具有广西民族特色、广西地域文化特色的地名文化建设。
二普工作将持续至2018年6月,普查的目的在于应用,我区将利用地名普查成果,组织新闻出版机构编纂出版地名图、录、典、志等出版物,让群众充分了解地名知识。
自治区二普领导小组办公室希望社会各界配合、参与、支持二普,欢迎各界人士向普查人员讲述地名典故,提出地名命名、更名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