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男子借款30万称被胁迫签订借款合同 放弃举证权利

2014-12-29 15:08:15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借条是被人胁迫写的?

因拒绝到庭,放弃了举证权利,该主张法院不采纳

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柳州讯(通讯员吴汉君记者何书俊)柳州市民阿刚借阿强30万元,逾期未还,被阿强起诉后,又拒到庭应诉,放弃了为自己举证辩护的权利。12月26日,柳州铁路运输法院依法作出判决:阿刚归还阿强借款30万元并支付利息。

2013年4月,阿强分三次借出30万元给阿刚。2013年10月30日,双方签订《借款合同》,对上述借款事实进行确认,并约定借款期限自2013年9月30日起至同年12月30日止,借款利息每月6000元,如阿刚违约,阿强有权向所在地的柳州铁路运输法院提起诉讼。阿刚借到上述款项后,从2013年10月起至2014年5月每月支付给阿强利息6000元,共计支付5.4万元。然而,之后,阿刚却未还借款及利息,经催还未果,阿强于2014年9月起诉至柳州铁路运输法院,请求判令阿刚归还借款30万元并支付利息。

法院受理后,依法向阿刚调查,阿刚认可借了阿强30万元,但称借款合同是被胁迫签订,该借款经阿强同意已转借他人,且已归还八九万元,现经济困难,无力偿还,法院怎么判都没有意见。10月28日,法院公开开庭对本案进行审理,但经法院合法传唤,阿刚无正当理由拒到庭,法院依法缺席审判。

法院审理认为,债务应当清偿,阿刚借到30万元有借款合同、银行对账单、当事人的陈述等证据证实,而法官调查时阿刚也予以认可,证据已经足够充分。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规定,双方之前约定的利息过高,对阿强请求的超出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部分,法院不予保护。而阿刚称借款合同是被胁迫签订,且已归还借款八九万元,但其均没有提供相应证据证实。根据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对上述缺乏证据证实的主张,法院不予采纳。最终,法院依法作出前述判决。

编辑:刘婧 标签: 借款合同 阿刚 举证权利 胁迫 阿强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清华附中工地脚手架倒塌 多人死亡

北京地铁7号线初体验

“爬冰哥”冰湖救群众 自己冻伤

2015考研占座大军已经开始

精彩热图

北京地铁告别2元时代

北京市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重庆58岁老汉练习“缩骨功” 每天钻铁桶健身

北京新机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