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
钦州已创建71个“无传销社区”
南国早报记者走访留意到,该小区位于浦北县解放路。与一些网友猜测的不同,这块牌子并非是小区物业自发挂上的,而是小区配合工商、公安等部门开展打击传销行动的举措之一。
钦州市工商局反不正当竞争科负责人介绍,钦州市早于两年前为致力建成无传销城市,实施开展不少行动,包括创建“无传销社区”,防范传销人员入住,压缩传销活动空间,宣传打击传销的一些知识等。
目前,钦州市共创建71个“无传销社区”,两个无传销城区(浦北县城区、钦州港港口区)。从今年开始,“无传销社区”创建工作已延伸至乡镇,原因与不少传销人员下移乡镇,乡镇农村人员易误入传销等有关。
举措
房东需与租户签订拒绝传销承诺书
记者走访钦州市人和春天小区、广西英华国院职业学院、浦北县越州人家等“无传销社区”了解到,“无传销社区”除公布一个举报监督电话、一则打击传销的宣传广告,还给社区居民派发一张联系卡,联系卡上有社区、工商、派出所有关负责打击传销的联络方式等。
“我们首要的任务是登记、排查业主和租户的一些信息,在这一环节上把关比较严格。”浦北县越州人家物业管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创建无传销社区之前,物业在租户的信息把关上不是很严格,如今房东要转租房子,工作人员要求房东必须填写租户的具体信息,包括身份证复印件、单位、职业等。此外,房东要与租户签订拒绝传销承诺书。如果发现疑似传销人员的,要将信息反馈给工商、辖区派出所等。
钦州人和春天小区一名姓吴的物业人员说,派出所会对物业登记的住户信息每月进行一到两次的不定期检查。目前,该小区尚未发现疑似传销的人员入住。
“并不是说无传销社区就一定没有传销,但创建无传销是社区的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开展一系列工作。”钦州市工商局反不正当竞争科负责人表示。
建议增强居民互动性或效果更好
对于钦州市“贴牌”的做法,少数市民持怀疑态度,多数人认为很有必要。
“形式大于内容。”市民陈女士说。在她看来,小区人口流动性较大,张贴这一标识对防止传销人员进入小区并无实质性作用。
市民石女士则表示,“无传销社区”是直面问题、力争解决问题的一种表现,市民没有理由不支持,“除了警方抓捕传销者外,工商、住建等部门从社区入手进行整治,换个思路多方面解决问题,是件好事。”
“有作为有声响,总比听之任之好。”市民黄先生说,“我相信即使‘无传销小区’的标识不能对传销组织有震慑作用,也能给部分即将被骗的人一点提醒,是一种有益的抵制传销宣传。”
据钦州市工商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自该市创建“无传销社区”以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个别“无传销社区”抱着应付的心理,一些社区在反传销的资料准备上稍显不足。
针对如何推进“无传销社区”工作开展,作为“无传销社区”之一的广西英华国院职业学院院办白主任认为,目前学校也在配合印发一些展板、横幅等宣传信息,但比较被动,缺少互动性。他认为,相关部门可能考虑组织社区开展一些与反传销有关的辩论赛、晚会等活动,或在社区选出居民组成反传销小组,让居民主动参与反传销,可能效果会好许多。
有专家认为,钦州市的“贴牌”做法,具有威慑传销人员和警示市民的双重作用,是有积极意义的,其他城市或可借鉴钦州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