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20世纪90年代忠县县城全景(忠县地方志编撰工作室供图)

2014-12-09 11:16:19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20世纪90年代忠县县城全景(忠县地方志编撰工作室供图)

20世纪90年代忠县县城全景(忠县地方志编撰工作室供图)

20世纪90年代忠县县城全景(忠县地方志编撰工作室供图)

现在的忠县新县城全貌 冉云龙 摄

这里半城山水,

这里满城橘海,

这里十里花香,

这里,是忠县。

从高速路下道进入忠县县城,穿过狭长势陡的街道,一座不足50米长的石桥出现在淅沥的雨幕中,每个忠县人都会告诉你,这就是老城和新城的分界线。这头到那头,宛如飞跃一段历史,连接了忠县的过去和现在。

翻开忠州漫长的历史画卷,这块三峡腹地的土地演绎了太多的沧桑和兴替。2400多年的建县史,秦属巴郡,汉置临江,王莽改监江,西魏置临州,唐贞观八年以巴蔓子刎首留城,严颜甘宁“地边巴徼,意怀忠信”之故命名为忠州,宋度宗升咸淳府,民国二年改忠州为忠县。

作为三峡库区移民重县,根据事前调查与规划,至三峡175米水位线,老县城被淹没三分之二,实行后靠安置。如今的忠县县城依山傍水,独具岛城风貌。

行至滨江路,雾茫茫的长江上,行船划开碧波的静默,青山隐隐,垂柳低拂,见证着这座小城日新月异的变化。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借着三峡水库修建和移民迁建之势,忠县加快了城市开发与建设,县城规模由20年前州屏组团的4.3平方公里,扩展到如今的14.93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20万;人均绿地面积11.5平方米,其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3平方米。

2009年以来,忠县成功创建了重庆文明县城、山水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全国卫生县城,获评全国投资成本最低十佳城市、中国安居宜居价值城市示范区。

一座“生态品位小城”屹立在长江之滨。

眺望沿江的山坡,成片的橘海随着山势连绵起伏。库区湿润温暖的气候,使得忠县成为种植柑橘的最佳地区,形成了半城山水满城橘的景致。

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兼具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特色资源加工基地这“三大优势”的忠县立足实际,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定位出发,建设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示范县,以生态保护作为工作的根本,以发展柑橘产业为发展契机和动力,大力推广、建设“江中盆景”石宝寨、三峡橘海、忠义文化等特色旅游品牌和资源,统筹兼顾,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长效稳定的发展之路。

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85亿元,增长13.5%;工业总产值220亿元,增长22.2%;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大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7亿元,增长15%;城乡居民收入达到23400元、8960元,分别增长13%、15%。

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太短暂;20年,对忠县而言,带来的却是翻天覆地的改变。

“我们的城市容量在扩展,城市内涵也得到了提升”忠县城乡建委主任李彬说,物质生活的改善带来的是文明素质的提升,通过舆论宣传、文化熏陶、习惯养成、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等,民众的文明意识、公民意识逐步得到强化:现在大家遵守文明交通和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主动性越来越强,成为了一种姿态、一种习惯。

“是彼忠勇,能感天而动地”的忠州人不会停下脚步,打造“特色产业基地、生态品位城市、美丽幸福橘乡”是他们描绘的下一个宏伟蓝图。

编辑:张少虎 标签: 忠县 地方志 县城 调查与规划 全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广西藤县女子跳桥失踪引争议

男子自行报警称跳楼失足坠楼亡 坠楼瞬间惊人

【中国故事】摇滚人生

太原“文化墙” 百首唐诗错字达33个

精彩热图

秦皇岛18名大学生手挽手海中救人

山东一岁半男孩发烧后全身溃烂命悬一线

南京:7602件新征文物揭露日军侵华暴行

黑龙江小伙为韩国男孩捐献造血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