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93岁婆婆赴台北看77年前阵亡爱人牌位:想了一辈子

2014-12-04 16:17:55 来源:重庆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拿到合照,她这辈子第二次流泪了

“77年了,我等到了”

李长贵说,母亲的心愿成为了家里人的心病,“随着我们几兄弟年纪的增长,我们也能渐渐体会到妈妈的心情。尽孝,给老人物质上的满足是一方面,精神上的满足我们认为更重要。况且钟崇鑫是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我们于情于理都有责任帮助妈妈找到他的灵位。”

今年9月,李长贵在央视《关爱老兵》系列节目中,发现了重庆有一个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李长贵找到了志愿者芳菲。

“听了李老师的电话,我非常感动。”昨日,芳菲告诉重庆晚报记者,9月16日下午5时许,她接到李长贵的电话后,赶紧通知群里的志愿者,并把寻找钟崇鑫的消息散布到了全国各个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群。

很快,江苏志愿者四海在国家档案局主管的中国档案网上,查到了钟崇鑫的资料,并将其照片复拍下来。

在湖南省档案馆,志愿者晴天找到了钟崇鑫的资料。

紧接着,台湾志愿者在台北忠烈祠找到了钟崇鑫的牌位。

“下午5点找他们帮忙,晚上10点就来信息说找到了。”李长贵说,那天晚上,母亲高兴得睡不着觉。

令张淑英意想不到的是,细心的志愿者芳菲将钟崇鑫和她的照片合成在一起,亲自送到了她手里。让她更想不到的是,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在志愿者处知晓了她的心愿后,为她筹集了2万余元善款,要帮她实现台湾行。

拿到崇鑫和我的合照,我是流泪了。这算是我这辈子记事以来,第二次流泪。这辈子还能与他相见,77年了,只在梦里发生过一次,当时梦见他已经娶妻生子。想了一辈子,为了等他,我的娘家人都去了台湾。

77年了,我等到了。

刚开始,我的孩子们和志愿者都担心,我的年纪大了,眼睛视力又很差,他们怕我在路途中有不测。之后志愿者带我做了检查,还是不放心。我告诉他们,我93岁了,什么世面没见过?没有什么比见到他还重要的了。

如果我在去台湾的路上走了,带着我的骨灰去见他也行。就算是回来的路上走了,这辈子我也够本了。

在台湾6天,她只去忠烈祠

“我终于找到你了,此后我们再也不分别”

11月22日下午3时20分,在志愿者芳菲、小儿子李长贵的陪同下,张淑英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乘飞机到台湾。当晚6时30分左右,一行人到达台北市。

“在飞机上,我逗张奶奶,他可把你害苦了,这么大岁数了还要颠簸。”芳菲笑着说:“老太太在飞机上,就像一个少女快要见到情郎,一直睁大眼睛望着窗外,嘴唇边一直挂着浅浅的微笑。这样的情感,她心中的美好或是遗憾,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吧。”

次日上午10时,张奶奶来到了台北忠烈祠。

他的灵位在第一排右起第四个,这是我这辈子第三次哭,上辈子欠他的,都是为他哭的。我说,崇鑫啊,我来看你了,我终于找到你了,从此我们再也不分别。

我看到崇鑫的牌位上方,写着“万古流芳,忠义千秋”。这句话是给他,给他的战友们的。(此时,张奶奶缓缓站起来,递给记者她在台北拍摄的祭拜照片。)我也安心了,他在台北不孤单,有他的战友,还有他的上司们陪着他,他不孤单了。

回到宾馆,儿子和志愿者要带我去逛台北,我没有心情。在台湾6天,我只想去忠烈祠。

第二天,我们又去了忠烈祠,能多看他一会是一会吧。

离开台北前一天,是28日,我又去了,是跟他告别的。我说,我找到你了,但我不能一直留在这里。也许,今后再也没有机会相见,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和他说话了。

回来后,娃儿说妈妈你把身体养好,我们明年又去祭拜钟伯伯。此生,我已经没有遗憾了。

话说到这里,张淑英的目光再次落到了这张合照上。张淑英说,以前自己不爱打牌,现在每天都要打牌。她和他之间也没有说过一次我爱你,但她说,始终记得他的那句话:“我会回来的。”

志愿者芳菲告诉重庆晚报记者,重庆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目前有200多群友,长期自愿奉献爱心的网友有60余人。建群5年来,他们先后帮助200余老兵完成心愿。

“张奶奶的心愿是独一无二的,她和钟崇鑫中校的爱情,包括她的执着也是罕见的。可以说,这是我们帮扶的老兵或家属中,最让人动容的故事。”芳菲说:“这段历史再被人提起,是让人们珍惜现在的生活,去用真心真情爱身边的人,让我们的世界更加温暖。”

编辑:张少虎 标签: 张淑英 钟崇鑫 阵亡 抗战老兵 1983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探访“中国丝绢烙虎第一人”詹东升

青岛遇15年最冷冬季 北九水溪流现冰冻奇观

残友的瑜伽梦:像“千手观音”那般动人

故宫试行主题免费开放日 五种人群免费参观

精彩热图

国家宪法日特刊:向宪法宣誓

向宪法宣誓

郑州一城中村拆迁堵路 小学生爬废墟上学

江苏南通:“宪法单行本”进社区 迎接首个国家宪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