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 疑
朋友圈算不算个人隐私?
朋友圈里的照片、状态是否属于个人隐私?婆子妈“监控”朋友圈,又向老公打“小报告”算不算侵犯个人隐私?昨日,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潘金贵表示,个人隐私按照严格限定来说,是不愿让任何人知道的,而自己主动发布到社交网络中的东西,应属于特定范围内的隐私。
“既然将自己的照片、状态发布到朋友圈,那么行为人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期待也应该相应降低。”潘教授说,隐私是在特定的范围内,而这个范围大小由行为人自身决定,如果自己发布在朋友圈中的信息被人盗用,或被人恶意歪曲向社会大众散布,那就属于侵犯个人隐私行为。
微点评
善用网络拉近人际关系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英国东伦敦大学心理学硕士陈志林表示,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社交网络成人们分享心情、共享资源的平台,而不论是微博还是微信朋友圈,其实都是一个现实的人际关系网。“不管是婆媳之间,还是公司上下属、晚辈与长辈之间,都应该多积极沟通交流,而不是一‘屏’了之。”陈志林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认可和信任。“在网络中不用给自己戴上有色眼镜,大方坦诚地分享生活,遇到误解积极沟通交流,往往会给自己带来融洽的人际关系。”
微调查
你的朋友圈屏蔽了谁?
张茜(24岁,研究生):我的朋友圈屏蔽了几个不熟的亲戚,本来就是他们主动加我为好友,我又不想让他们随时都知道我的动态,所以索性屏蔽。我觉得朋友圈既然有屏蔽功能,那就是给人公开与不公开的自由。
王一明(29岁,公司会计):我在朋友圈里一般只会转发一些文章,或者欣赏的图片,基本上不会发自己的照片。微信上加了太多人,以前也想过屏蔽客户、领导和一些不熟的网友,可以发点自己的生活动态,但想想没必要,容易得罪人,还不如啥都不发。
田芳(25岁,文员):我的微博、朋友圈从来不会屏蔽任何人,既然是公开的网络,我又同意加对方为好友,那就没有什么可隐藏的。如果说是比较隐私的东西,我会选择写日记或其他方式。
商报记者 周舒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