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生死一体:禁忌后的《复活》——艺术家孔宁墓地行为艺术观后

2012-09-11 13:40:24 来源: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生死一体:禁忌后的《复活》——艺术家孔宁墓地行为艺术观后

跨界艺术家孔宁

生死一体:禁忌后的《复活》——艺术家孔宁墓地行为艺术观后

孔宁作品《叙利亚》

生死一体:禁忌后的《复活》——艺术家孔宁墓地行为艺术观后

孔宁作品《情书》

生死一体:禁忌后的《复活》——艺术家孔宁墓地行为艺术观后

孔宁作品《充满氧气的叶子》

8月29日,艺术家孔宁生日这一天,在北京华夏陵园举办了她的惊世骇俗的行为艺术展。一幅高高吊起在空中的油画《复活》和父母墓地之间用大红色的轻纱连成一体。大红轻纱铺成的道路从父母墓前一直延伸到林中空地,两把红色的椅子后站着手执蓝伞身披绿色雨衣,手执透明手绘雨伞的艺术家。她想请天上的父母为艺术展剪彩。让他们看到自己那个曾经从课堂上追着云彩跑走的小女儿已经通过艺术创作表现着自己对于人生与存在意义的追寻。

此刻,这个行为艺术是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是关于生命的新生与复活的;由于死亡的禁忌,墓地艺术展也成为世界和国内从未有过的艺术家的创举。所以说,也是惊世骇俗的。

长达15米,高为1.9米的巨幅画面上34位身姿各异的男性躯体透明而强劲,似乎这些死去的魂灵已经在另一个世界跳起了欢乐的舞蹈。他们在两座吊车的一起努力下,平稳缓慢地升至十多米的高空,俯视着郁郁葱葱下阳光灿烂的墓园。一群穿着绿色雨衣,打着透明雨伞的男女,无声地站在画前,阳光碎裂的声响和着汗水浸透的双眼目睹着缓缓升空的画像带起两条巨大的红色纱带,象征着生命的热血和活力能量一直贯穿生死两界。

京城20多家媒体蜂拥而至。长枪短跑一起上阵。除了朋友和媒体记者,这个全球都没有听说过的行为艺术展凸显了一种另类思考。多家媒体发了报道,大多是以墓地画展的新闻出现的,还有的连接着鬼节话题。在这个快餐时代,艺术家的行为艺术很快就会被铺天盖地哗众取宠的新闻泡沫淹没,以至于很多人会失去一次生死之间的驻足机会。而一次驻足也许就是我们活出此生完整的契机。作为艺术家作品创作的见证人,我们不需要等待后人去解读这个独特艺术家的艺术世界,现在就可以看看她的创作带来的醒世意义。

对禁忌的挑战是在对于禁忌的了悟后开始的。禁忌就意味着不可知的恐惧。 尽管人生下来就要走向死亡,但对于死亡的恐惧从来都是人类文明社会的禁忌。 这样的禁忌在全人类都存在。只不过,在信仰宗教的国度,人们对于死亡的尊敬和礼拜仪式对于死者和活人都是一种安慰。没有信仰的国家,死去的人在活人的哀悼和哀哭中径直远去。平日里,死亡、墓地或者与死亡有关的疾病等等都成为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恶兆;不详的凶死之人简直就像是被抛弃的阴影一般不能被提及和接受。

每一天,都有那么多平凡的甚至是卑微的人离开这个世界,他们的生之混噩与死之惨痛似乎可以很快被忘记。对于生命的神圣尊重在这个人口过多的国家从来显得匆忙而含糊。而那些自以为地位很高的人,临死除了用各种墓地追悼会的规模规格来彰显死者的位置以安慰活人,平时对于死者的纪念活动不过是清明的扫墓而已。死亡作为人们对于生命未知恐惧的象徵从未被打破,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表现在生活中,就是紧紧抓住肉体存在的实在感,用无数需要来喂养关于欲望满足的想象以忽略死亡。人们试图用金钱带来所需要的安全,用房屋和珠宝抬高自己的身价,用权力来让自己高于同类;用爱情让自己显得幸福美满;用头衔和创作让自己与众不同;用不谈及和不面对来逃避必然的死亡。其实这一切,不过是建立在对于肉体存在的执着感上面,反而暴露了人们对于生命存在的浅薄无知。

如果生命是一段旅途,生下来我们就已经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为什么要掩耳盗铃不去面对呢?最为玄妙的是,我们知道终点,却不知何时能够到达;让自己不去正视死亡,会令我们失去对于生命的深度认知,从而很可能浪费我们的一生。事实上,大部分人都随着对死亡的惯性忽略,随波逐流的走在死亡的路上。艺术家孔宁所有作品的警示意义就在于她通过跨界全观的艺术视角,令我们在墓地,透过《复活》的形象画面,堪透生命的存在哲学。生死一体,人神同在,诞生是死亡的起步,死亡是永生的开始。没有人能脱离生死轮回。你可以不信有来生,但任何人都得面对自己的死去。当你从未在有生之年思考过死亡的来临,你又怎么可能有机会活出生命的唯一和珍贵呢?当你因为恐惧从未面对死亡的真相,你又怎么能够在面对死神时摆脱恐惧呢?活在恐惧中的人无法令生命开花。生命的真相就是活出独特的自己。生命没有对错,对错是人头脑的游戏。在孔宁的《复活》中,那些被枪决的生命可以通过死亡再生,生命的能量通过肉体的死亡变得灵动轻盈。打破生命中人为的所有禁忌,就有机会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对于死亡的忽略不过是人类脆弱的表现,因为那显示了生命的无限神秘和黑暗,是人类一直无法洞悉的深层恐惧所在。因了对于死亡的恐惧,生变得极其重要,乃至于令人类的生命处于完全的失衡当中。人类对于生的珍惜和永生的渴望是那样执着而不可动摇,所以,他们蝇营狗苟,孜孜以求,艰苦奋斗、无所不用其及的抓住权钱情色一切可以抓住的欲望,尽量在有生之年享尽各种花样却依然饥渴。欲望的无底深渊本来可以通过对死亡的凝视柳暗花明,但人们却习惯掩耳盗铃,结果往往如饮盐水,越来越渴。最后,生死均衡的生命艺术成为只抓住一头的失衡蹦极,人们在疯狂奋斗的途中一头栽下死亡的峡谷时,才知道自己本可以从关注结局开始令生命过程十分享受,却不料因为对于死亡无知的恐惧割裂并伤害了生死一体的生命本身。

艺术家通过她的行为艺术,展示了生死一体的存在真相。只有接受死亡,我们才能活出真实的生命。死亡是生命本身。没有什么可以忌讳的,明了这一点,生命就会获得安详和美丽。而不是为所谓的成功忽略每一分钟的阳光;为所谓的名利忘却活生生的家人团聚。当我们因为死亡的恐怖而从未消除过内在的恐惧;因为遵守禁忌从来不敢触碰未知的怯懦时,我们就已经放弃了生命完整的机会。

没有谁能逃脱死亡的掌控。死与生是生命的一体两面,谁都不可逃避。如古代庄子般在妻子的坟前击缶而歌堪透生死的智慧者少而又少;大部分帝王和普通人是通过对于长寿的追求来延缓对于死亡的恐惧。如此这般的历史,令人们失去了对于生命完整的欢庆,只是在醉生梦死中紧紧抓住物质和心理上的固化物:名车良马、华屋伟厦、金银珠宝、证劵古董、不一而足,似乎对于物质的占有越多,时间越久就越能减缓生命的空虚一般;至于对爱情的永恒(如唐明皇一般的已成为绝响)追求已成为古旧历史的哀歌;对于名利权色欲的追逐倒愈发甚嚣尘上,足以证明人类已经进入物质上极大丰富精神上极其堕落的时代。

这一切是否与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有关?

我们从小就不被接受谈及死亡,更不要提弄清生与死的关系。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我们的文化尽力令人们看清礼义廉耻的社会道德,和君臣父子的社会等级之间的和谐社会中个人的位置。却拒绝谈论死亡。岂不知,就像没有黑夜就不会了解白天的明亮,没有甘甜就不知辛苦的滋味,没有死亡的面对人如何能够活出生的畅快?

不能面对死亡的禁忌社会一定制造着糜烂的生之地狱;这就是为什么每天那么多人死去却不一定快乐的活过;每天那么多人活着却如同行尸走肉? 事实上,越是逃避死亡,死亡就如影随形,成为不可逃避的恐惧之源。禁忌,在生与死之间横亘,令人的生命失去完整;命运,在生与死之间上演。只有突破禁忌,才有机会通达生命,只有面对死亡,才知死与生相伴密不可分。只有尊重宇宙生命的完整性,才可能令每一个生命活出自己的唯一性。我看孔宁的艺术,在死亡与新生的舞蹈中,向混乱社会的人们昭示了存在的真相,这是超越国界、性别、民族和场合的:关于生命的功课,关于死亡的哲学,关于恐惧的教诲。只有当我们面对禁忌而不逃避,坦然接受真相,所有经历才会成为生命存在的珍贵礼物。

(记者 陆中秋 通讯员 朱俐安)

编辑: 宁波 标签:

精彩热图

21匹普氏野马放归大自然

郎朗担任中华环保宣传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