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天镇概况

2014-09-09 09:57:35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天镇概况

始建于唐代的国家级保护文物慈云寺

天镇概况

长城遗风

天镇概况

古塔夕照

天镇县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东北端,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东临河北省怀安县,南毗河北省阳原县,西接本省阳高县,北楔内蒙古兴和县,素有“鸡鸣一声闻三省”之称。全县辖5镇6乡、221个行政村,总人口21.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1万人,占总人口的84.5%。天镇县属高寒冷凉地区,国土总面积16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5万亩,其中水浇地21.3万亩。地貌特征为山区多、平原少,其中山区、丘陵、平原分别占总面积的51%、29%和20%。最高海拔2100米,最低海拔976米,无霜期90—128天,年均日照时数2827小时,年均气温6.4℃。

天镇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战国时为赵国延陵邑,西汉建延陵县,唐设天成军,辽代改为天成县,明代又改制为天成卫、镇虏卫。清顺治三年(1646年)合成天镇卫,雍正三年(1725年)复置天镇县一直至今。

天镇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39种。其中铅、锌、铁、石墨、大理石、白云岩、泥炭等都具有一定的开采价值,特别是谷前堡镇马圈庠村一带的地热矿泉水,储存总面积10平方公里,总储量7000亿吨,100米以下冒出地表水温达45℃,含有锂、锶、偏硅酸等28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优质复合型天然矿泉水,开采价值很高。

天镇县文物景观众多,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现存名胜古迹130余处,其中,唐代始建的“塞外巨刹”慈云寺、沙梁坡汉墓群、黑龙寺林场风景区、明初的盘山显化寺、新平玉皇阁、依山走岭的明代古长城、天然避暑胜地神头山、温泉度假村等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特别是去年6月,慈云寺和汉墓群双双晋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悠久的边塞古城文化、珍贵的文物古迹、丰富的旅游资源、淳朴的民俗民风,使这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天镇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土壤、大气、水质污染程度很低,是全国“千县工程重点示范项目推广基地县”、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县、山西省无公害农产品“整体推进县”、北京市“场地挂钩”无公害蔬菜基地县。目前,全县已经培育了无公害蔬菜、菊花、奶牛、药材、优质小杂粮等一批特色产业,全县有58万亩耕地、30个农产品获得山西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天镇县交通通讯便利。境内有(北)京—包(头)铁路横穿东西,大(同)—张(家口)、天(镇)—走(马驿)两条国道纵横交错,东距北京300公里、距张家口85公里,西距大同80公里。全县有11个乡镇、210个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有210个行政村通客车,通车率达到95%。县内通讯网络比较健全,移动通讯实现了全国自动联网,98%的村通电话。

天镇县属于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国家人事部定点扶贫县,去年又被列入山西省“两区”(晋西北和太行山革命老区)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天镇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奋力赶超”这一目标,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一道,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全县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

编辑:马原 标签: 天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穿上这双鞋让你的生活变慢

《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纪念》邮票纯金仿印典藏发行

武汉动物园大能猫清凉度夏

女子拍职业装呼吁关注男人节

精彩热图

鲁甸地震一周年:千盏烛光寄哀思

武汉11对情侣水下比赛接吻

南京市民扎堆戏水“爆棚”冲浪

郑州街头现“宠物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