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保粮食 为国家

2011-05-10 16:06:21 来源:大河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保粮食 为国家

中原熟,天下足。

河南是中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粮食总产连续11年居全国之首。河南不仅解决了自身一亿人的吃饭问题,而且每年还外调原粮及加工制品300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4月底,记者走访产粮大市周口多个县市,在广袤农田看到,绝大部分小麦长势良好,即将迎来又一个丰收之年。周口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个缩影,在粮食产量多年丰收的背后,是河南千方百计保粮食生产的努力,是河南多年来一直在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发展工业的路子。

自信,“种粮大户”等待丰收

4月的乡村,是最美丽的时候,大田中绿油油的小麦长势喜人。

在周口市淮阳县曹河乡张庄村,一大片麦田的小麦整齐划一,高矮相宜,与其他夹杂着杂草的麦田有着明显的不同。

“这片麦田有500多亩,是我们合作社的。”记者在农田采访时,正好遇到淮阳县乐万家地保姆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庆伟在察看小麦长势。王庆伟说,这一片田地是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在一起的,然后采取统一播种,统一灌溉,统一收割等机械化耕作来管理,因为统一采用了抗药性强、产量高的“许科一号”小麦种子,小麦的长势要比其他农户单独种植的小麦好很多。

40岁的王庆伟不善言辞,与人交流柔声细语,但一谈起合作社的发展远景,话语却显得沉着有力,信心百倍。

高中毕业的王庆伟通过观察和分析认为,农村大量的劳动力拥向城市打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幅度减少,而高龄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又力不从心,很大一部分农户的生产管理水平降低,产量上不去。以淮阳县曹河乡为例,该乡每年外出务工的有2000多户,有近8000人外出从事二、三产业,造成土地经营能力下降,农民土地收入下降,与协调发展的农村经济相悖。

王庆伟正是看准了这一时机,整合社会资金、机械、人员、土地。合作社成立至今的三年多来,已由开始的单向田间管理发展到现在的全方位综合服务;由当初的农田单独管理到现在的规模农业,实现了政府政策与农村发展实际需求的协调统一。近年来,仅繁育良种一项一年就为农户创收上百万元。现在,合作社社员已增加到近200人;农业机械由原来的5部,发展到拥有大中型农机40余台、现代化先进施药机械100多台。目前,一座占地10余亩的库房正在建设中。

“俺家的地也承包出去了,一亩地一年有1000元的净收入,也不出力很是划算。”4月26日,在外打工的淮阳县曹河乡张庄村农民张国德趁工厂放假,回来看望孩子。他告诉记者,把地交给合作社后,不仅每年净落钱,还不耽误外出打工,农忙时也不用牵挂家里。

在淮阳县曹河乡王楼新街,王庆伟的合作社办公楼正在进行紧张的建设,这座投资240万元的四层楼房按照合作社的功能进行了布局,预计今年七八月份就可投入使用。

“因为集中采用机械化管理,有各种先进的大型农机当"后台",我们的麦田有充分的保障,不管旱涝都能保证丰收。”王庆伟自信地说。

编辑: 标签: 粮食 农资 农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超强台风“灿鸿”直扑浙南  沿海掀起巨浪

台风“莲花”登陆广东汕尾

上海市民进寺庙参禅减压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在京开幕

精彩热图

北京健美锦标赛 男女选手秀肌肉拼线条

中国国际机器人展在沪举行

联想控股上市庆功宴在京举行

2015ChinaFit健身大会在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