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记者从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武汉市将投入100亿用于改善民生;到“十二五”末,全市低保救助标准和大病救助标准将翻番。
据了解,这100亿元主要用于提高全市低保、大病、临时救助等项目的资助标准。去年,武汉市为改善民生共投入10亿元,今后五年,该项经费投入将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到十二五末,全市城市低保标准将提高到中心城区每人每月920元,新城区每人每月80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中心城区每人每年5000元,新城区每人每年4500元。重大疾病救助标准将从现在的每人每年最高80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6000元以上。
此外,今年全市将有3.6万名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年二级重度残疾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2300名困难群众实现社区再就业,以及4000户特困家庭的大学生得到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补助。
武汉市民政局副局长张正明介绍,今年年内,武汉市还将建成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据悉,该平台实现了民政、人社、教育、房管、残联等部门的信息资源的共享,能有效的避免重复救助和遗漏救助的现象,做到“因救尽救,有求必救”。
来源: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实习记者 蒋晓达)编辑:于姝楠